二手转定溢价频现 友商纷纷“截胡”准车主 这个夏天,时尚圈的顶流除了Labubu,非小米YU7莫属。YU7发布以来,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突破28.9万台;开售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突破24万台。这个数据意味着,YU7仅凭1小时就卖出了许多新势力全年的量。 超预期的市场热度催生长达14个月的交付周期,部分门店单日试驾预约排队到凌晨3点。与此同时,二手平台涌现加价转单潮,极氪、蔚来、智己等品牌火速推出“截胡”政策——补贴小米用户5000元定金,瞄准因等待焦虑而动摇的潜在买家。一场由流量引发的订单争夺战,正加速新能源市场竞争白热化。 现象级爆单:年轻人抢购小米 新车上市后,全国多地小米之家汽车展厅连日上演“抢购潮”。昨日,记者走访大悦城门店时看到,展车被层层围住,预约试驾需要排队拼车。 7月2日,小米汽车 APP 显示,小米YU7标准版锁单后最快58-61周交付,PRO版51-54周,MAX版38-41周,也就是9-14个月不等。这意味着,现在花5000元预定小米YU7,最快要在明年3月才能提车。 “我们店里单个店员就卖了超120台,忙都忙不过来。”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标准版看的人最多,大定60%以上都是标准版。”据悉,YU7是小米首款SUV,共推出了3个版本,标准版售价25.34万元起,PRO版27.99万元起,MAX版32.99万元起。 自亮相以来,YU7一直因外形酷似“法拉利”而饱受抄袭争议,但上市后超高的市场反应依然说明其精准把握住了消费者需求。 “像800V平台、长续航等这些宣传的配置,同价位的其他品牌车型也都有,但是颜值这块小米在国产品牌中找不到替代品。”在现场,一位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大定用户告诉了记者他选择这款车的原因。有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小米的车身配色也备受市场追捧,其在漆面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能让车身质感看起来更高级、更独特。此外,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前来看车的大都是年轻人,其中许多人本身就是“米粉”,拥有过小米生态链产品(如手机、智能家居)。 订单流转催生灰色市场 友商“补定截胡”争抢客户 在这场金针白银的流量狂欢中,“等待焦虑”与“坚定等待派”形成鲜明分化。 面对至少近1年的等待周期,一些锁单用户提出能否退还定金的诉求。不过小米汽车表示,支付完定金后,用户需手动锁单。168小时内,可随时修改车辆配置;满168小时后订单自动锁定,定金不退还。 可面对至少近1年的等待周期,部分缺乏耐心的消费者选择退订或寻求订单流转。“明年就要交购置税了,如果要等到明年就太亏了。”一直关注国补退坡的吕女士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记者在闲鱼、转转等平台发现,搜索“小米YU7订单转让”后涌现出数百条信息,转让标价普遍在5000至10000元区间。黄牛倒卖订单的现象也十分明显,最高转手价格达到2万元。 要解决交付问题还得依靠产能。据悉,小米目前仅有的北京亦庄一期工厂,起初设计的年产能为15万辆。2024年6月起实施双班倒模式,产能进一步提升。不过,去年发布的小米SU7仍有大量订单等待交付,要解决两款车型的压力仍然巨大。有消息称,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建设进入收官阶段,三期工厂也在准备之中。 针对市场异动,蔚来、阿维塔、极氪、智己、鸿蒙智行等品牌推出针对已预订小米YU7等多个品牌车型的用户如转而购买自家产品,可享受退订补偿的相关政策。其中,蔚来、阿维塔以“抵扣车价”的方式全额补偿,极氪则奖励相应积分。有车企相关负责人指出,退订补偿确有其事,但是是门店行为,非官方政策。 在这种背景下,米粉的忠诚度正在接受考验。尽管小米 YU7 的初期订单量令人瞩目,但漫长的交付周期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最终的市场销量数据存在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