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浙江召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3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952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6921亿元,增长6.0%。 “向高”“向新”“向智” 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开年以来,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强势出圈,新质生产力发展备受关注和期待。从上半年数据来看,浙江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表现如何?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褚英国以“向高”“向新”“向智”三个关键词,回答了这一问题。 “‘向高’表现在向高端化迈进。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明显快于面上。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营收均比一季度加快。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全部投资。”褚英国介绍。 “向新”表现在向新型化发展。从研发投入力度来看,1-5月,规模以上企业包括工业和服务业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0%;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08%。特别是浙江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城西、甬江、环大罗山等六大科创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67个百分点。“向智”表现在向智能化转型。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企业,其中,算力服务、数据服务、算法模型、智能终端营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总体来看,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融合,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含新量、含智量不断提升。下阶段,浙江将全面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科学布局,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褚英国表示。 “以旧换新”持续显效 新型消费模式不断涌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79亿元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7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消费是“三驾马车”之一,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内需作用更加突显。 年初以来,浙江大力实施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全省消费品市场发展趋于活跃、态势向上向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先看“以旧换新”,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等享受国补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4.5%、70.6%、60.9%和50.2%。 与此同时,网上销售支撑有力,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兴起。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7.4%,增速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2.1个百分点。即时零售、闪购等新零售兴起,如天猫“618”促销活动期间,淘宝闪购带动3C数码等品类成交创新高,成为电商突破增长瓶颈的重要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半年来,浙江新型消费模式不断涌现,消费新动能加快释放。品质型消费增长加快,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7.6%,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2%。演艺和体育赛事火热,上半年举办数十场大型演唱会、观众超150万人次,有效带动票房收入和综合消费。“浙BA”火热开赛,“百县大战”预选赛如火如荼,各地推出一系列“体育+消费”活动。网游、网剧、网文等文化“新三样”不断激发消费新增长点,如《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观展突破20万人次,越剧《我的大观园》场场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