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鹅绒比鸭绒好?长春消协提醒:买羽绒服当心宣传陷阱
 
2021-12-22 09:00:37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眼下正值寒冬,羽绒制品销售已经进入旺季。吉林省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在调查中发现,羽绒服市场上存在宣传误区、品牌缺乏细分等问题,消费者难以区分商品优劣。

据悉,长春市消协受理的消费者投诉和消费咨询主要集中三个方面:一是服装面料不透气,钻毛异味大,标签标注不准确、不规范;二是宣传与实际不符,绒料做假有异味,价格高却不保暖;三是售后服务不规范引发消费者不满。从调查掌握的情况看,羽绒服市场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利用劣质原料冒充羽绒原料;标称充绒量重量与实际不符;面料质料差,导致钻毛及不透气问题;羽绒清洁度不合格,出现异味。

针对选购羽绒产品容易出现的问题,长春市消协向社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

了解产品标识标签内容。产品标识标签是国家对纺织品和服装的标准要求,更是商家用来宣传企业品牌或装饰衣服的一种方式。标签中内容能帮助购买者去了解服装的性能、质量状况和使用方法。根据羽绒制品的标准GB/T14272-2011规定,产品标识中必须明确标注填充物、含绒量(羽绒服)/绒子含量(羽绒被)、充绒量以及执行标准代号等重要信息,特别是填充物、充绒量、含绒量这三个指标一定要有。如果标识信息不全、不规范或执行标准代号标注有误,均可判定为不合格。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卖家抓住消费者只了解羽绒服保暖轻盈,但专业知识缺少,故意隐瞒产品信息,规避质量责任,如质量指标不完整、吊牌和水洗标信息不一致、执行标准代号有误等,甚至有些商家以品牌代加工保护品牌为由,产品没有任何标签标注和质量标识。消费者在选购中不能只注重价格高低,只看款式和颜色,还要注意了解标签上的信息内容,把住质量关口。

警惕销售中宣传误导陷阱。一是优惠促销低价陷阱。真正的鸭绒、鹅绒都具备很好的保暖性,材料成本高。消费者在选购时切莫被低价所吸引,一定要注意一些价格低廉的羽绒制品,避免被芯填充的有可能是由飞丝、羽丝和陆禽毛(鸡毛)、化纤棉、纤维,甚至未经消毒的羽毛,或打碎的羽毛毛片等问题发生。二是“鹅绒比鸭绒好”。有些商家一味宣传鹅绒比鸭绒好,以体现鹅绒产品的高价值。羽绒质量的优劣并不以种类为依据。羽绒的蓬松度不仅取决于鹅鸭的养殖期,还与水禽的品种、养殖区域及生长环境有关,单纯说“鹅绒比鸭绒好”是不科学的。三是“含绒量100%”的说法误区。含绒量与充绒量是决定羽绒服质量的关键。充绒量则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在标签上一般用克来标示。根据羽绒服装国家标准GB/T14272-2011,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按照国家纺织及皮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解读,含绒量是决定羽绒羽毛质量优劣的最重要指标,含绒量越高的羽绒,保温隔热效果越好。市面上大部分羽绒服产品的含绒量标注为70%、80%、85%、90%等。而含绒量为100%的羽绒服是不存在的,而且如果含绒量低于50%就不能称其为“羽绒服”了。优质的羽绒服含绒量一般都是90%甚至达95%,国家标准中的最高含绒量也就是95%。四是免洗羽绒服误区。在销售中,卖家经常会把面料免清洗做为一个宣传卖点,消费者误认为免清洗就是面料脏污都不沾,更用不着清洗。其实,免洗羽绒服是一种新型的免洗面料,免洗羽绒服不是不需要洗,而是布料不容易沾染脏污,一般轻微的污渍都可以擦拭干净,但还是要注意羽绒服里衬面料标注问题。

注意购买验货自检羽绒质量环节不可少。消费者应仔细检查所购商品,从外观中去了解做工、标注等细节。此外,对内在填充物质量进行初步识别,一是“弹”看蓬松度,拿到羽绒服揿一下再松开,如果迅速回弹说明蓬松度好、含绒量高;二是“拍”,羽绒服里料应有防钻绒性能,拍拍就有羽绒窜出的质量难保;三是“闻”,紧贴羽绒服深呼吸闻里面,味道刺鼻的不要买。

线上选择羽绒服应首选品牌。目前,一些网红服饰品牌、小品牌、商标授权品牌、代工品牌较多,消费者很难了解其内在品质,消费者要防范销售中不实宣传,避免入坑。此外,消费者选择品牌和卖家,不仅产品质量要有保证,而且售后服务也要有保障。注意索要和保留购买赁证(截屏等资料),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卖家和售后服务进行沟通。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李洪涛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15万元买10年送菜服务?消保委帮老人...
·《广东省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约谈519家(次)!湖北集中整治校外培...
·成都启动“春雷行动2022” 预付费消...
·食安监管 你点我检
·北京顺义开展小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黑龙江开展化肥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辽宁:强化广告专项整治 打击虚假违法广...
·科技赋能架起食品监管“智慧之桥”
·陕西省出台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办法
·多个项目不合格 嘉兴1557辆电动自行...
·进口水果能放心吃吗?市场监管部门官方回...
·广西桂林市场监管局牵头38部门开展失信...
·联邦快递“优先达”延误 消费者质疑:“...
·明星同款不是明星代言,宣传增高不一定能...
·收到的奶粉盲盒货不对板 海普诺凯被质疑...
·网购音响无法七天无理由退货 上海度士公...
·摄像头偷拍黑色产业链调查:一人洗澡百人...
·“浙冷链”全面升级至2.0版 浙江昨起...
·昨天冬至 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到了 传统...
·街边炸串店为啥越来越多 一家面店竟估值...
·牛肉包里有猪肉、猪肉饺里有鸡肉!买速冻...
·10-15元/杯,“冬天的第一杯热红酒...
·杭州出租房屋要配备消防四件套
·冬至到 吃年糕 塘栖人吃“老虎灶”年糕...
·新能源车退役蓄电池如何处理?移交回收网...
·2021年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经营50...
·不见面 照样办 绍兴海关“互联网+”保...
·深山主题乐园IP兑现 失落的乡村迎来流...
·小红书、得物慌了?抖音推出独立电商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