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双11定金之惑:多付了三五百块钱
 
2021-11-09 09:40:32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聂国春)又到一年双11。11月1日,“付尾款”“双11发现商家明降暗涨可索赔”等关键词冲上网络热搜,不少消费者发出感慨:“复杂规则难坏‘尾款人’!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双11了。”

与“尾款人”相对应的是付定金。然而,近日有多位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投诉称,原以为提前付定金能“抢”到便宜,没想到却多花了冤枉钱。专家提醒说,双11优惠多套路也不少,消费者要理性购物,注意留存商家宣传证据,勇于维权。

预付定金多花钱

“预售价479元,付50元定金后立减25元,尾款404元。预售价349元,付40元定金后立减20元……”11月1日零点,在经历精心计算和一番“猛如虎”的操作之后,江西消费者刘小姐终于心满意足地睡去。“我在CONVERSE(匡威)官方旗舰店买了两款鞋,总售价828元,在付完90元定金,并扣除优惠券、88VIP专享、跨店满减和红包后,实际只付了尾款479.17元,感觉优惠不少。”刘小姐对记者说。

然而,仅仅10小时过后,刘小姐就坐不住了。11月1日10点多,刘小姐再登录匡威旗舰店时,发现她购买的两款鞋子在减去店铺优惠120元、88VIP专享29.40元和跨店满减120元后,仅需付款558.50元。“我的尾款加上预付款,实际支付了569.17元,这还不算个人红包。说好的预售一定比现买便宜的呢?”刘女士感觉上了当,立即找客服讨说法。

客服先是肯定地回答,预售肯定比现买便宜,称刘小姐预售只花了400多,而现在是500多。在刘小姐指出400多只是尾款,还有90元定金后,客服又称:“可能你今天领到的优惠券更大,使用不同的优惠券会有不同的价格,尾款也会不同。”并称“这是无法预测的,具体以实付为准”。

刘小姐认为,既然以实付为准,那就应该退差价。但是客服却以“已经发货且没有刘小姐的码数”为由拒绝退还差价。随后,她在该店领取的120元满减券也无法使用了。

与匡威有着同样套路的还有天猫FILA官方旗舰店。11月4日,黑猫投诉平台出现有关FILA预售欺骗消费者的集体投诉。消费者投诉称,双11预售期间,该店在直播间承诺满2000元减400元是最大优惠力度,叠加淘宝官方优惠,总共是满2000元减700元。当时花了很长时间才抢到优惠券,预付定金购买优惠券后,又在11月1日零点付清尾款。然而,11月2日该店又放出1万张叠满2000元减900元的券,不用付定金也不用抢,提前付款的都被当韭菜割了。

记者了解到,经多方反映,淘宝给部分消费者退了差价,但后续众多消费者的退款请求目前还未得到客服回复。在黑猫投诉平台,这些投诉均显示“处理中”。

预售定金膨胀不过是数字游戏

除了预付定金抢优惠券、预付定金直减外,今年双11一些电商平台和商家还推出了定金膨胀的玩法。

那么,什么是定金膨胀呢?尔湾科技集团创始人、启牛学堂CEO李鹏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解释道,所谓“定金膨胀”,就是消费者在预售中提前支付商品定金,定金可抵本身金额的数倍使用。

“定金膨胀利用了人类的短视行为。”李鹏说,例如消费者看上了一件原价1000元的商品,A铺打8折,B铺定金200元,付尾款时定金可抵400元,因此尾款只有600元。两家店铺最终付款虽然都是800元,但在支付尾款时,消费者可能已经忘记之前花了200元定金,反而是“支付定金赚了200元”的感觉更强烈。因此,预售阶段抢到的商品,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如期支付尾款。

李鹏指出,“定金膨胀”虽然香,但是要在下单前结合尾款综合考量金额,注意自己的消费预算,理性消费,避免超支。

谨防预售类消费陷阱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副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吴景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定金与订金不同,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性质。《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也就是说,如果是买家反悔的,定金不退。但如果是商家存在与宣传承诺不一致的行为,就涉及价格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回差价或者双倍返还定金。”吴景明说。

记者注意到,针对双11网购尤其是与定金有关的消费纠纷,中国消费者协会、多地消费者组织和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了消费提示。

11月2日,河南郑州市消费者协会和市市场监管局网监分局就提醒消费者:双11活动中有很多“定金翻倍”的优惠,消费者“剁手”前一定要多留意,定金通常情况不予退还。此外,还要注意尾款支付时间,支付尾款时也需留意优惠是否与承诺约定一致,以免造成损失。建议消费者在下单时,要截图留存营销活动和商家承诺页面,妥善保留与客服对话、咨询、实际售价及相关的支付凭据,以便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出现消费争议要及时与商家或第三方电商平台联系,不要错过有效的维权时限;如不能与商家协商解决,应及时向卖家所在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或卖家所在地消费者协会、12315投诉举报热线投诉。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聂国春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汽车产品安全评价规程——小测试带来大安...
·绍兴模式 创新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处理
·明星代言频翻车?浙江出台《明星商业广告...
·广西杜绝电商在双11期间玩套路营销
·广西市场监管局调研组督查调研南宁保健食...
·广西南宁举办持续推进消费者满意度提升主...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工商局约谈电商经营者 ...
·江西召开双11电商企业行政指导会
·吉林长春:67家单位被命名“放心消费示...
·严打“螃蟹绑大绳” 厦门市场监管部门整...
·湖南益阳开展康养产业领域广告专项整治行...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将消费纠纷化解于萌芽...
·这个联盟 要让“浙江绿”走向世界
·“双十一”第一波 萧山区多家电商企业销...
·隐藏式保暖、关怀型保暖纷纷亮相 消费者...
·“双11”高峰,供应链管理师“显神通”...
·杭州气温大跳水 不少电动汽车新手车主遇...
·消费升级看进博 一切为了美好生活 看看...
·宗庆后在进博会论坛上说 “为消费者的食...
·跨境电商与直播电商“双轮驱动” 余杭“...
·“双11”电商新玩法带来新动能 国产品...
·折扣优惠眼花缭乱 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
·今年最后两个月蛋价仍将高位运行 鸡蛋价...
·借“冬”风 冰雪消费热
·你点的炸鸡合格吗?浙江温州公布网络餐饮...
·浙江鄞州积极推进绿色直播间培育工作
·2021年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在扬州...
·电动自行车入梯最高可罚1000元 新修...
·“海汐家政”实施商业混淆行为被罚7.5...
·福建闽侯查处食品类行政案件12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