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网络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公布一批网络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典型案例,督促网络交易平台核查经营者资质、清理整顿虚假广告宣传信息。(据11月24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检验检测机构作为第三方机构,在市场经济中充当“把关人”角色,出具的质检报告是产品或服务在市场销售的“质量通行证”。生活中,食品是否达到有机标准,新购家具甲醛是否超标,绿色家电产品耗能等级如何划分等,都需要客观真实的质检报告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参考。如果消费者依据的质检报告是电脑软件拼接之作,那么,不仅消费者自身权益保护流于空谈,而且质量检验检测的作用也消失殆尽。 “利”字当头,无良检验检测机构与虚假质检报告牢牢捆在了一起。质检报告是商家进驻网络交易平台的敲门砖。一些想走捷径、抄小路的不良商家,为了迈过平台方设置的进入门槛,产生“花钱买证书”的想法。一些无良检验检测机构迎合畸形的市场需求,提供不符合规范流程的检测服务,出具虚假的检验检测证明。加之一些网络交易平台对于质检报告审核不严,使虚假质检报告大行其道,一条机构、商家、平台参与其中的灰黑产业链也就悄然形成。假冒检验检测报告乱象在网络交易平台滋生蔓延,扰乱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治理乱象亟须重拳出击。一段时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积极采取协同监管组合拳,为百姓打造了清朗网络交易空间。6月初,制修订《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修正案)》,为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合法检测活动划出了明确的法律底线。7月份,启动打击网络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同时,向公众开放 “检验检测报告编号查询平台”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查询系统”,便利网络交易平台进行数据对接、资质审核。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的7起典型案例,也是对网络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的有力震慑。接下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抽查、失信联合惩戒、违法处罚、行刑衔接力度,彻底打掉买卖虚假质检报告的灰黑产业链。 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需要检验检测机构加强自身诚信建设,构筑自律防火墙,需要网络交易平台切实履行平台主体责任,严格审核机构资质证书,加大对平台商家质检报告的抽检力度,堵住虚假质检报告生产的漏洞。 质检报告是产品的质量通行证,也是消费者选购商品的消费指南,如果质检报告充斥着虚假因素,不仅欺骗消费者,而且损害整个市场和所有行业的信用,将严重阻碍高质量发展和市场公平竞争,让质检报告经得起检验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必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