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参与者也是践行者更是服务者 杭州首个大学生力量的消费维权志愿者服务支队成立 每日商报讯 作为互联网之都,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一张张杭州的消费金名片不断涌现,同时“放心消费”也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报联合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组建了杭州第一支由社会力量加入的消费维权志愿者服务队,不断吸纳大学生、律师、专家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其中,让杭州用“金嗓子”把“放心消费”喊得更加响亮。 昨天,本报和市消保委组建了消费维权专家团,对志愿者进行了现场培训,后续这些大学生还将加入到市消保委开展的消费调查、消费暗访、消费征集等服务活动中。现场,我们还就大学生对金融消费的了解程度展开了问卷调查。 95.8%大学生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风险 大学生对金融消费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大学生一般会买什么金融产品?昨天的活动现场发出150份大学生调查问卷,调查人群主要面向浙江财经大学工商本科学生,问卷内容涵盖大学生经济来源情况、日常支出分配以及金融产品购买情况等,进一步了解大学生金融消费情况,有针对性地保护大学生相关权益。 本次调查主体以浙江财经大学管理类和经济类学生为主,男女比例为1∶3。调查问卷显示,70%的大学生生活费来源于家庭或他人补给,27.8%的大学生日常也会从兼职中获取收益。当前,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在2000~3000元区间内,占比为52.4%,有10.3%的大学生生活费会超过3000元,其余为2000元以下。 在消费金额分配上,大学生普遍以饮食消费、日常交际、服装及美容为主。超50%的大学生每个月会做好消费计划,但允许自己的消费计划有出入,仅有6.6%的大学生会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另外有39.6%没有计划,但消费时会考量承受范围。 针对金融消费知识领域,绝大多数大学生会主动学习金融相关知识,同时对个人理财、股票、债券的学习兴趣相对较强。日常中,主要通过学校开设金融相关课程和互联网自学获取金融知识。调查显示,当前银行APP、余额宝、花呗和财付通(微信)是大学生主要使用的金融产品,而在购买金融产品时,主要考虑收益,支付时可以得到的优惠和折扣和理财管理便捷程度,占比分别为65%、35%、33%。事实上,95.8%大学生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风险,主要风险原因大多数存在账号、资金被盗的风险,无相关政府部门保障和承诺等。 放心消费新窗口、践行公益新平台、消费维权新渠道 放心消费全民参与,此前,本报联合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一同,经过前期筛选、评定,选定了一系列在杭高校、知名律所、行业专家等,拟筹建杭州市消费维权志愿者总队,并通过设立分队的形式,组建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杭州的消费维权工作中,全面打造“放心消费在杭州”。 浙江财经大学支队正是杭州首个大学生力量的消费维权志愿者服务支队。对此,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党委副书记吴玻表示:“作为杭州首个大学生力量的消费维权志愿者服务支队,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事实上,大学生参与到放心消费的活动中来,不仅是服务者的身份,更是践行者,而再想来,大学生本身就是消费者,也是放心消费的参与者。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大学生提升自我的放心消费意识,也能让大学生践行更多社会责任,参与到营造放心消费的大环境中。我认为这十分有意义。” 对此,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陈兆波表示:“我们组建以大学生力量为主的消费维权志愿者服务队的初衷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大学生也能参与到放心消费环境的营造中来,这不仅是为放心消费意识营造打造了新的窗口,同时也让大学生更早地进入到社会责任的践行中来,让履行社会责任有了新的平台,更是让大学生消费维权有了新的渠道,提高消费意识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到身边的更多人。这也是实现了政府部门、校方和社会的三方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