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孟刚)近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以下简称新标准)出台,其中规定不允许预包装食品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目前,新标准的影响已开始显现,4月20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走访北京部分市场发现,一些标注了零添加的调味品特别是酱油产品正在进行打折促销,有的产品直接“买一送一”。对此,专家表示,随着零添加概念溢价空间大幅收窄,有关企业应该从营销战转向品质战。 打折力度趋势加大 4月20日,记者在北京朝阳区高碑店附近一家大型超市的调味品区,发现不少品牌酱油、蚝油、醋类产品包装上,特别是酱油产品,零添加仍旧是主流宣传语。不过,随着新标准的出台,不少品牌“零添加”产品都推出了折扣不一的促销活动。 以酱油为例,促销活动打折力度不小,最低可到5折。比如原价39.9元的1升装千禾零添加280天酱油,促销价为29.9元;原价29.9元500毫升装千禾零添加380天酱油,促销价为19.9元。海天特原本味酿造酱油1.28L装原价16.9元,促销价为9.9元;老才臣零添加酱油500毫升装,原价16.9元,直接标明“买一送一”。一款原价11.5元500毫升装鲁花零添加原料料酒,现价只要6.9元;欣和六月鲜特级原汁酱油1升装,原价为29.9元,现价为21.9元。 同日,在北京朝阳区定福庄附近的某生鲜超市,刚进入超市,记者就看到千禾1升装零添加天酱油在进行促销,购买1瓶酱油捆绑1瓶1升装糯米香醋,价格为18.9元。 与线下频繁促销相比,线上电商平台也有优惠活动。4月23日,记者在电商平台以搜索发现,很多品牌以“零添加”酱油为关键词进行宣传,不过从总体上看,线上优惠力度没有线下超市大,只有2元到5元不等的优惠。 一名卜蜂莲花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调味品特别是酱油其实经常会推一些打折活动,每次的打折力度和产品都不同,不过最近各个品牌打折力度有加大的趋势。 顺应新标准去库存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快消品有常态化打折促销活动。就零添加酱油产品来言,当前,零添加酱油市场竞争加剧,红利逐渐减弱,导致市场需求不如预期,商家因此通过打折促销来刺激销售。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在此前的“添加剂”风波后,主打零添加酱油的企业一度受到市场追捧。但从竞争态势来看,目前,调味品市场日趋饱和,不少品牌业绩增速逐渐放缓,企业顺势推出一些促销活动,这与竞品策略调整、产品质量波动、营销策略等因素有关。 根据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数据,仅调味品类目中,零添加概念商品数量就从2022年二季度的超300种,增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超800种。在有的专家看来,产品促销显示出去库存的迫切需求。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5)对食品标签标示要求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并设置两年过渡期。新标准规定,不再允许预包装食品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强调食品配料成分。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零添加是企业在营销中创造的伪概念,本质是利用消费者对化学添加剂的恐惧收割溢价。新标准虽有两年缓冲期,但释放的洗牌信号却很明显。面对新标准的实施,如果不把库存清掉的话,未来此类产品很难进入流通领域。可以预计,今后两年各品牌的产品将做力度较大的促销,尤其是在节假日,以加速整个库存的清理。” 促使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由于零添加调味品普遍价格较高,当前,打折促销对于消费者来说是相对利好。记者发现,通常一瓶500毫升普通酱油售价不超过10元,而零添加产品则至少需要20元甚至更高,若再加上“有机”“减盐”等认证,价格更是水涨船高。 随着新标准的颁布实施,部分消费者认知出现变化,在采访中,有消费者告诉记者,他们不会再刻意去购买零添加酱油等调味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此前曾针对零添加概念展开深入调查。调查发现,仍有部分消费者担心新标准实施后难以购买到零添加产品,无法满足自身对纯天然食品需求。在他们认知中,零添加食品是健康和安全的象征,新标准出台使他们对未来食品选择感到迷茫。尽管如此,调查结果最终则显示: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对规范零添加一事表示支持。 詹军豪表示,打折促销力度的加大,说明食品标签新标准的影响已经显现,随着零添加光环褪色,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配方优化来适应市场需求,应转向产品品质、口感、营养等实际价值为核心的营销策略。同时,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记者了解到,包括海天、千禾在内的不少企业都表示已经开始调整。企业表示,支持新标准的落地,新标准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的管理,后续将通过强调产品的健康属性,比如减少盐分含量或使用高附加值原料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认为,随着缓冲期的推进,食品市场或将迎来一场变革。零添加标签的逐步消失,或许将引导消费者回归食品本身的品质上,更关注其真实的营养价值与安全性,而不是单纯依赖包装上的几个字做出选择。 朱丹蓬表示,零添加酱油等往往定位于高端,随着新标准的颁布,这一概念已经被祛魅,高端酱油之所以高端,应该更加美味、营养、健康,而不是只靠一个概念,企业应踏踏实实地给市场和消费者带来更符合健康需求的优质产品才能实现突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