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起,我国全面推行离境退税政策。值此政策全面实施10周年之际,商务部会同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中国民航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 通知主要针对退税商店偏少,退税购物选择不多、国货偏少,退税便利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从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退税商品供给、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等三方面,提出了8条政策举措。 “离境退税有助于降低境外旅客购物成本,是吸引和扩大入境消费的重要切入点。”在4月2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 盛秋平指出,我国离境退税市场总体仍处于培育期,退税商店数量偏少。对此,通知提出,优化退税商店布局,鼓励各地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机场、客运港口、酒店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打造一批离境退税特色街区,提升退税商店可及性。针对目前境外旅客退税购物以国际品牌为主、国货品牌较少、购物选择不够丰富的问题,通知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让更多客单价较低的特产店、纪念品店等加入退税商店,促进国货销售。增加老字号产品、非遗产品、名优特产、“智能、健康、时尚”消费名品和国货潮品等中国特色优质产品的供应,支持各地培育打造“城市礼物”“必购必带”高品质特色产品。 目前,我国对于绝大部分商品按照含税价的11%退税,相当于将增值税全部予以退还,除极个别禁止、限制出境的物品外,其他商品均适用离境退税政策。离境退税政策实施以来,退税规模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境外旅客享受到了优惠。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介绍,为了更好满足境外旅客多样化的消费支付需求,通知提高现金退税金额,优化离境退税支付服务,在提供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等多种退税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将现金退税金额由目前的1万元人民币上调至2万元人民币,其他退税方式没有限额。 在创新服务举措方面,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谢文介绍,税务总局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在部分地区试点的基础上积极向全国推广,并推动各地探索设立集中退付点,为境外旅客办理退税提供更多样便捷的选择。近期,结合通知发布,税务总局同步修订发布《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进一步便利退税办理。 民航是外国旅客来华的首选交通方式。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徐青表示,中国民航局大力推进国际客运增班,近一周,中外航司共执行国际客运定期航班6532班,国际客运航班已通航境外78个国家。 中国民航局全面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促进外国旅客“消费顺畅”。截至目前,42家枢纽机场、41家客运航空公司和12家航空销售网络平台均已实现民航出行和支付便利化工作目标,为外国旅客在购票、多语种服务、消费支付和外币兑换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便利。 随着入境旅游签证、支付、住宿等便利化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地见效,入境旅游持续升温。2024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同比增长超60%。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对境外旅客实行离境退税,推动离境退税购物便利化,既有利于吸引入境游客、扩大入境旅游的规模,也有利于更多国内优质商品“走出去”。缪沐阳透露,文化和旅游部将扩大离境退税商店的覆盖面,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馆等境外游客集聚区域的特色文化产品等店铺备案成为离境退税商店,推动在相关区域科学合理布局“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优化离境退税商品和服务供给。加强优质产品推介,指导相关店铺、商户开展针对性选品,丰富国货“潮品”供给,优化购物、退税相关布局和动线设计。 海关对离境退税物品的口岸验核是境外旅客办理离境退税手续的重要流程。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司长夏俊强调,离境退税的物品应当由旅客本人随身携带或随行托运出境。海关在进行实物验核过程中,对旅客交验的退税物品与申请单所列相符的,在申请单上确认签章;对旅客交验物品的数量与申请单所列数量存在差异的,海关以实际数量为准确认签章,旅客以此为凭据,办理退税手续。待验核的退税物品,应当处于尚未启用或未消费的状态,海关会对物品的启用状态进行验核。 “商务部将加快推进政策的落实落地,让广大境外旅客退税更便利、购物更满意。”盛秋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