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消费者樵先生在线上预订了名称后标有五星图形的酒店,结果入住后却发现该酒店并不是有关文旅组织所认定的五星级酒店,随即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该在线预订平台涉嫌欺诈并提出三倍赔偿,最终樵先生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法院支持。(据4月26日央视新闻报道) 类似消费者樵先生遇到的这类“货不对板”的纠纷,现实当中并不少见。一些在线平台借助信息与技术的不对称性,通过模糊的文字描述或滤镜式的图片呈现,让消费者对于平台内酒店的服务设施与周围环境产生错误认知,继而被误导消费。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2025年春节长假期间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旅游住宿成为消费者投诉主要热点,预订酒店无法入住、实际住宿条件与宣传不符等成为消费者吐槽焦点。据广东省文旅部门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在线预订产品退订纠纷数量占据文旅市场投诉首位。 文旅消费市场秩序亟须整治,对于虚假宣传、价格欺诈、服务违约等在线文旅消费乱象要加强监管力度。“五一”假期将至,监管部门应通过合规培训、提醒告诫、诚信倡议等行政指导方式,倡导酒店实景拍摄服务设施并标注拍摄日期,禁止使用虚拟渲染图片误导宣传,优化文旅消费秩序,确保消费者节假日期间能够放心消费、开心游玩。在线平台或在线平台内经营者也要真正践行经营者义务,完善产品与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客户服务评价机制,树立真诚理念,践行长期主义,消除误导消费、捆绑消费、坐地起价、虚构服务等欺诈乱象。 在线平台或平台内经营者应建立在线投诉高效化解机制,第一时间回应消费者诉求,力争在源头化解消费纠纷,让小纠纷不出商家、一般投诉不出平台,鼓励平台开发建立消费者“一键举证”功能,降低消费者投诉门槛。消费者在线预订遭遇商家临时涨价或毁约、在线图片与实际严重不符、虚构服务等情形时,如果与商家协商未果,应坚定履行求偿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少一些套路,不在文字、图片上动歪心思,不在价格宣传、格式条款上人为设置障碍;多一些真诚,在锤炼内功上下功夫,在产品设计上搞创新。以真诚替代套路,方能推动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