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这是一座废弃的工业老仓库,又是一个被绿色植被覆盖的小“山丘”。在这样的地方喝着咖啡、欣赏着黄浦江畔的风景,是一种什么体验?矗立于上海杨浦滨江的绿之丘,原是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这座6层钢筋混凝土建筑曾因阻隔滨江视线而面临拆除命运。如今,经过设计师的妙手改造,它化身为一座融合工业遗迹与绿色生态的“垂直花园”,成为游客打卡新地标,也成为了繁忙都市“轻逃离”的新场所。 4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绿之丘,入口的拱门被植被包裹着,斑驳的混凝土立柱支撑起层层退台,巨型旋转楼梯如DNA螺旋攀升,空中连廊横贯挑空结构,钢结构骨架与蓬勃生长的爬山虎相互缠绕,为充满现代感的上海增添了独特的风格。 绿之丘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原因,正是粗犷工业风与柔美绿植带来的混搭感。热爱拍照打卡的郭小姐正在旋转楼梯处拍一组照片。她告诉记者,她从社交媒体上了解到绿之丘,随后便被这里的氛围所吸引。“干净”“极简”是她对这里最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今天她所拍照片的主要风格。“这里每个角落都藏着打卡密码,工业废墟与绿植的碰撞,随手一拍就能‘出片’。” 在顶楼270度的观景平台,摄影爱好者李先生支起长焦镜头,为远处的杨浦大桥、陆家嘴“三件套”按下定格键。“透过这些工业遗迹看现代天际线,像是给城市加了层时光滤镜。” 对附近居民而言,绿之丘则是家门口的绿洲。已经退休的许阿姨带着孙子每天沿滨江步道散步至此。她告诉记者,以前这带全是封闭的厂区,现在成了家门口的立体花园。天气转暖后,这里的花草树木逐渐生长起来,带来勃勃生机。 这座开放型建筑重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动线。年轻父母推着婴儿车在退台花园遛弯,附近白领午休时沿着步道快走健身,狗主人们在滨江步道遛宠,这座24小时开放的空间,用裸露的水泥柱撑起市井烟火,以层叠的绿意消解都市疲惫,成为不同年龄群体的“共享客厅”。 “在这里喝咖啡,喝的是上海工业文明的味道。”消费者陈女士正坐在绿之丘一楼的Morning LAB咖啡店中,拿起手机拍下咖啡与这座工业风小店的合影。在这里,绿之丘的消费场域被情感价值重新解构,消费者愿意为这份“在钢铁森林里喝咖啡”的体验买单。 记者看到,该咖啡店装修风格与绿之丘工业风保持一致,店内店外放置露营风的桌椅,满墙的艺术涂鸦,营造出一个充满个性的休闲空间。坐在咖啡店的外面,就可以欣赏到对面黄浦江畔的风景,视野极佳。 咖啡店店员告诉记者,该咖啡店于2023年5月份开业,周末客流量比工作日更多,天气好的话,一天客流量能达到上千人。来店里消费的人群包括来打卡的游客和附近生活工作的居民,但游客数量占比更多。 消费者于小姐则是来这里享受闹市中的一点静谧,点一杯咖啡就可以在这里放空发呆。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不同于市中心的氛围,怀旧的工业风格仿佛置身上个世纪,满墙的绿植又像身处在大自然中,带来时空交错的感觉,可以短暂的逃离都市生活。 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绿之丘为人们创建了一块可以放松身心的地方。在这里,一杯咖啡能品出百年沧桑,一次打卡能完成与城市的深度对话。在这里,斑驳工业风混搭绿植,搭建起一个与怀旧与自然相融合的绿色“山丘”,与对岸崭新的高楼大厦相呼应,共同记录着上海的过去与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