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黄盾 记者张文章)福建省龙岩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群众关切,以零容忍态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截至5月上旬,对督导发现的88项风险隐患,该局以清单式通报督促整改,要求相关县区属地部门对严重问题立案调查。 依据上级部署,龙岩市市场监管局迅速成立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工作组,印发《龙岩市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专项行动方案》,各县(市、区)同步制定细化方案,构建起“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整治格局。4月16日,龙岩市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3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推动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行动开展以来,多部门联合出击取得成效:龙岩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农业农村部门及技术专家对重点企业开展体检式检查;连城、武平等地通过跨部门抽检精准锁定风险;新罗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查处一起无证生产肉制品案件,罚款9万余元。 此次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以抽检监测和技术帮扶为抓手,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龙岩市各县(市、区)针对生产单位、农贸市场等场所累计抽检80批次,长汀县市场监管局发现的8批次不合格产品已依法处置。技术帮扶同步推进:龙岩市市场监管局编制《肉制品生产标准规范汇编》,组织专家为企业提供公益培训;新罗区市场监管局联合省级质检机构把脉问诊企业生产流程;一品一码追溯体系专班为8家企业提供入驻技术支持。 该局同时聚焦养殖集中区、加工黑窝点等重点领域,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重拳整治行业乱象。截至目前,共查处案件11起,办结转办案件9起,永定区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起。新罗区某企业因原料台账缺失、生产环境不达标等问题被责令停产整顿,彰显食品安全从严监管态度。漳平市市场监管局重点检查农贸市场、商超、餐饮经营户30余家次,肉制品生产企业3家次,发现索证索票不全、储存环境不符合温度要求、卫生不达标等问题6条,通过现场督促整改和责令限期改正方式责令整改。 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的同时,龙岩市市场监管局着力构建标本兼治长效机制。一方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通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推动风险自查,经开区分局等属地部门完成企业风险评级建档;另一方面强化社会共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将案件线索同步抄送纪检监察部门,推动整治走深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