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杭州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发布,拱墅区在“餐饮业零售额”赛道拔得头筹,增速达8.5%,居全市第一。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餐饮收入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驱动力。拱墅区如何“吃”出杭州第一? 烟火小巷和热闹商圈 都有好吃的 拱墅作为全省“消费第一区”,拥有杭州最多的商业综合体和餐饮业态,胜利河美食街的夜宵、大兜路的素食,各有各的特色。 中山北路、武林路、屏风街、百井坊巷……每一条街都曾以“好吃”出圈。中山北路就有200多家特色店,包括皮师傅、Cycle cycle、发酵食堂、青森料理、屠夫汉堡、安莎烘焙等。 近年来,拱墅区的各大商场也都在“吃”这件事情上“卷”了起来。 以武林商圈为例,杭州中心的豆库、半藏、山缓缓火锅、山野板扎、竹哩等,已经成为杭州美食江湖的“扛把子”。今年,杭州中心四季酒店的颂餐厅还上榜了2025杭州米其林一星。 嘉里中心已经成为“西餐聚集地”,汇聚倍乐、VIDA创意西班牙餐厅、泥靴、乔泰勒、B&C(黄油与面包)等众多西餐厅。 国大城市广场走的是“周边居民和上班族的午餐”路线,主打小而美。特别是3楼的正哥点心,靠着“早茶”已经成为“银发族”的社交据点。 一直走高奢路线的杭州大厦,近年来也在调整餐饮定位,引入Grid Coffee、DRUNK BAKER、本就BONJOUR等网红餐饮,重新盘活餐饮消费。 有着“梅妻鹤子”传说的梅鹤堂,正在打造“高端餐饮群”,陆续引进COWHERE、玉芝兰、兰誉川等餐厅。今年,玉芝兰还捧回了米其林一星。 在拱墅区,无论是烟火小巷还是热闹商圈,都把“吃”当成了一件大事。升腾的人间烟火和弥散的食物香气,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顾客驻足。这也是拱墅区能“吃”出杭州第一的原因之一。 武林商圈已引入上百家“首店” 近年来,拱墅区还在“首店”赛道上偷偷发力。 2023年底,杭州中心开门营业,很快就凭着抓住年轻人胃口的选品能力,成为杭州最好吃的商场之一,也进一步推动武林商圈再次搅动杭州的“美食江湖”。 今年5月,杭州中心有两家餐饮店上新——网红冰淇淋“夏序”的快闪店“POPLab无边界主理空间”和江西菜餐厅“胡恰”。 “胡恰”在杭州中心6楼,主打江西菜。5月16日中午刚过12点,现场就排起了长队。 “11点多就来排队,人已经很多了。”小柯就在附近上班,当天特意和同事来打卡这家新店。 杭州中心的胡恰,是杭州首店,也是浙江首店。 “杭州是我们打入浙江市场的第一站。”胡恰浙江区域经理丁胜说,我们对杭州市中心的几家商场都做了调研,综合考虑后,决定入驻杭州中心。 在杭州开首店,胡恰的菜品也根据杭州人的口味做了调整,特别推出了“杭州辣”。 网红冰淇淋店“夏序”在杭州中心的“POPLab无边界主理空间”快闪店,已经在“五一”假期期间开业。 从街头走进商场,夏序杭州中心的石店长坦言,“竞争压力更大了”。除了6款常规款,杭州中心快闪店特别推出了栀云涧、南洋橄榄苹果青、血橙玫瑰、木瓜菠萝蜜等四个限定款。 今年,杭州中心还迎来了挑线浙江首店、Cooldown杭州首店,接下来,“去茶山”浙江首店、“阿元来了”浙江首店、“紅椛”全国首店也将结伴而来。 “我们将餐饮视为王牌业态,在‘吃’这件事上,十分认真。”杭州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杭州中心的餐饮目标是80%以上品牌均为杭州首店,目前超过60%为杭州首次引进品牌。 “武林商圈通过‘首店经济+特色场景’双轮驱动,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美食爱好者。”拱墅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以来,武林商圈已引入上百家各类首店,今年还将引进至少50家。 商场怎么才能留住人? 在传统的商场运行模式中,零售、餐饮和娱乐构成了7∶2∶1的“黄金分割比例”。受互联网购物的冲击,加上新商场不断上新的竞争压力,许多商场开始主动向餐饮业态倾斜,希望通过餐饮吸引更多“爱干饭”的年轻人。 商场的业态因“吃”而不断调整,人们对“吃”的态度也在发生着改变。走进商场吃饭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饱腹行为,也是社交活动。 拱墅区的各大商场也在不断出新招留人。 杭州中心经常会推出各种明星快闪店和艺术展,最近,白敬亭主理的潮牌快闪店GOODEES,就推出了“520”限定款。 继推出LV旋转木马后,杭州大厦又在中央商场搭建一个巨型“花仙子”,推出了二次元街区,引进大量“谷子店”(谷子,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版权作品衍生出的周边产品,属于二次元相关产品)。 主动适应市场格局变化调整业态,不断拓展跨行业、跨品类、跨渠道的消费新场景,正在成为商场的流量密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