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智链共生 合成未来”为主题的AI+合成生物产业链创新融合对接会在杭州举行,来自生物医药、食品饮料、保健品等领域100多家企业参加。 现场,恩和生物、衍进生物、华大基因、浙大国际科创中心等企业和平台进行路演,展示各自在“AI+合成生物”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案例。他们的分享涵盖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多个层面,为参会者带来了前沿的技术理念和实践经验。 合成生物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医药、农业、食品等多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食品制造行业往往依赖自然资源提取或化学合成,面临成本高、效率低、污染大等问题。而合成生物技术通过“细胞工厂”定向合成,能够生产出天然色素、功能性多肽、保鲜剂等原料。可以说,合成生物技术在保鲜、防腐与营养功能原料方面的优势,能帮助传统食品制造企业解决痛点,支撑企业实现产品升级、寻找到市场新方向。 更值得一提的是,快速发展的AI,让生物设计从过去的“反复试错”变成了“精准预测”,大大提升了合成生物技术在基因设计、路径优化等研发环节的效率。AI与合成生物技术的融合,有望为食品、保健品等传统产业带来更多创新解决方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技术端与应用端之间存在着信息壁垒。”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合成生物技术端企业掌握着酶工程、合成菌种等先进的技术,应用端企业虽有明确场景需求,却难以对接到前沿技术资源,导致“有需求用不上技术,有技术找不到市场”。 这场对接会,正是为了给研发企业和应用企业“牵线搭桥”,打通合成生物产业链“技术供给—场景需求”的双向通道,推动合成生物在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落地生根。 合成生物不仅是杭州市重点发展的“五大风口潜力赛道”之一,也是生物医药领域增长迅猛的新赛道,应用范围涵盖生物医药、能源化工、食品和农业等多个领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杭州积极布局合成生物产业,出台了专项政策、三年行动计划,并组建了产业联盟、设立了专项基金,推动创新资源聚集、成果高效转化和产业生态优化。目前,全市已聚集相关企业172家,覆盖了从菌种设计、基因编辑、智能发酵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2024年,该产业产值约200亿元,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