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拥抱消费新场景”系列报道|山西:采煤区变身消费新磁场
 
2025-07-01 09:40:14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冯铁飞)在山西省有不少因煤矿而兴、但也因此而困的地区,历经多年转型发展,很多地方如今已成为景区或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有的还是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这些地方的蜕变之路,是新时代资源型地区摆脱“资源诅咒”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样本。

从靠煤吃饭到转型文旅

桃林沟村位于阳泉市区西北2公里处,总面积1.86平方公里,曾是典型采煤区。上世纪90年代,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长期依赖煤炭的发展模式逐渐让当地生态环境恶化。2013年,桃林沟村出让煤矿,全面转向文旅融合发展。村里依托千亩桃园,多年来打造了桃花源里公园、桃河民俗文化园等核心景区,形成集观光、采摘、游乐、休闲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昔日荒山秃岭如今变成生态乐园,绿化覆盖率达80%,成了山西省内外闻名的打卡地。

今年以来,记者数次前往阳泉市平坦镇桃林沟村的桃林沟景区进行走访。

沿路从桃河民俗文化园的石阶拾级而上,走过几处古色古香的院落,一个以明清建筑为风格打造而成的商镇便展现在眼前。道路两旁的商户伸出的展旗让人目不暇接,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欢声笑语。

在饮食作坊店铺区,游客或坐在路边的椅子上,或在店内品尝美食。景区内不时还有表演团队为游客表演民俗节目,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看。

在味口福饺子云吞店,店主付洁正在抓紧时间包云吞。她告诉记者,去年4月份她开了这个店,由于坚持亲手制作,原料严格把关,店里口碑一直很好,有时人一多云吞就不够卖了,所以一有空闲时间就得赶紧包。

从桃林沟民俗文化园上山到商镇再到民俗演绎区,逛完山上的桃林,还可以再到山下的桃花源里公园、游乐园、水车文化园游玩。如果游客想要仔细游览,感觉桃林沟一天都逛不完。

阳泉桃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史健培表示,今年景区推出了水车文化园,造型各异的水车分布于桃花源里公园,日均接待量突破了6000人次。在水车文化园,玻璃水滑道、马术表演、儿童娱乐区都吸引了不少游客,园中造型各异的水车遍布也有很多游客打卡。由该村村民组成的表演队更是锦上添花,处处出彩。年纪大些的演员在广场和各处商业区表演民俗节目,时而还有年轻人在水车旁边表演现代舞蹈,还有精彩的古装独舞。表演到尽兴处,有的游客也不由得参与到舞蹈中。

向水车文化园的西北方向走去,远远就能听到观众喝彩、马蹄声声。桃林沟今年新引进了特技表演节目“三英战吕布”马术表演。演员们骑在马背上时而激烈拼杀,时而展现马术特技,随着剧情发展,表演引得现场观众掌声、惊呼声此起彼伏,燃爆全场。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增的这些沉浸式民俗表演,使游客在桃林沟停留时间延长至8小时以上,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40%。

矿场蜕变成康养小镇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乌金山原名龙王山,明代因当地发现煤炭,煤炭素称“乌金”,遂更名为乌金山。乌金山镇小西沟村曾有一处废弃矿场,面积广阔。如今,历经多年精心打造,这里已蝶变为绿树环抱、繁花似锦的小西沟文旅康养小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养生服务于一体。

6月21日,记者从太原市驱车30公里抵达小西沟。从太原市长风东街向东驶入东山,循着景区指示牌,很快便抵达这座古建与现代建筑相得益彰的小镇。漫步其间,错落有致的街巷里,小吃区、非遗展示区、露营区随着游客的脚步展现。游客们在标志性景观前驻足留影,孩童嬉戏的欢声笑语回荡耳畔,勾勒出一幅闲适惬意的生活图景。

在非遗展示区,来自浙江东阳的木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史炫杰正专注于创作“百鸟朝凤”。店内,几位游客饶有兴致地观赏着精美的木雕作品。史炫杰表示,自己已在此扎根七八年,尽管在平遥古城、太原阳曲青龙古镇均设有木雕店,但他尤为钟情小西沟宁静悠然的环境与浓厚的文化氛围。如今,众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小西沟拥有专属工作室。小镇内还汇聚了漏鱼儿、泥屯小米饭、徐沟灌肠等丰富多样的山西特色美食,令人大饱口福。

傍晚时分,小镇南边的露营地迎来浪漫时刻,一对新人正在此拍摄婚纱照。绿草地上,鲜花簇拥的拱门与造型别致的大气球相映成趣,摄影师不断调整角度,定格甜蜜瞬间。此外,小镇高处的“天空之境”作为小镇必去的网红打卡点,备受游客青睐。这片由玻璃铺设的区域,地面与东墙平整如镜,将天空、山峦、树木及游客身影一一倒映。每当夕阳西下,游客立于此处,西边群山连绵,远处太原高楼林立,在暖色调夕阳的渲染下,天地交融,虚实相映,构成如梦如幻的绝美画面。

采煤区升级万亩生态园

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的万亩生态园,曾是上世纪太原重化工基地的核心地带。巅峰时期,采煤、洗煤、焦化等企业密布,形成大面积采煤沉陷区,也成了城市主要污染源。2006年,西山万亩生态园建设工程启动,太原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清除煤场、填埋垃圾,通过土地平整、洼地改造和植被栽种,搬迁不适合居住的村庄,将工业废墟重塑为生态空间。如今,生态园有10公里长的游览主干道,昔日的采空区、煤场、垃圾场已蜕变为绿树成荫的休闲胜地,成为真正的城市后花园。

6月22日,记者在生态园走访时偶遇两位江苏游客。“几十年前在太原工作时,这里到处是煤灰,现在竟成了青山绿水!”曾亲历太原工业旧貌的他们退休后特意重返故地,而眼前乌金荒漠变生态绿洲的景象则让他们大为震撼。一处观景台旁,一众年轻人围坐弹唱,游客们品茗听歌,不时为精彩的表演鼓掌叫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随处可见。这正是山西省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悉,山西已累计建成244座智能化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达60.48%,2027年将基本实现煤矿智能化。生态修复领域,很多地方坚持采矿与生态修复同步推进,比如朔州市平朔矿区复垦土地7万余亩,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几十年栉风沐雨,山西用智慧破解发展难题,在采煤沉陷区与废弃矿场上书写出一个个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故事,持续激活生态与文化价值,奋力描绘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冯铁飞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坚决遏制违规销售3C认证贴纸行为
·“拥抱消费新场景”系列报道|山西:采煤...
·持续加码下沉市场 点燃新能源车消费增长...
·暑期研学旅游暗藏哪些陷阱?山东省消协带...
·逐浪新纪元!WAVES新浪潮2025大...
·充电宝行业遭遇“安全”危机
·商场黄金一楼的标配:悄悄改换“容颜”
·还没办理签证但又想在暑期出境游还来得及...
·全省首推!杭州出台迎峰度夏新政策 新能...
·“光触膜”技术,让千年文化“活”在光影...
·一脚踏遍欧洲的“鞋底大王”
·覆盖全国专家和成果,提前预测企业需求 ...
·陌上花开处,创艺共生时:临安以千年吴越...
·打通“技术供给—场景需求”双向通道 杭...
·杭州“平急两用”城郊大仓明年投入使用
·一键解锁未来之旅 杭州科技旅游十景发布...
·“宽容一刻、便利一刻、温暖一刻”共建骑...
·何以打造“低空之城”新生态? 余杭这家...
·上映153天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式...
·自家房屋变经营场所 一公司因提供虚假登...
·清理“大转盘、开福袋、砸金蛋、开屏广告...
·杭州市网约配送行业专委会揭牌成立 数字...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第二批市场监管服务型执...
·一起去找“夜生活” 花样新“夜”态点燃...
·“沉浸式追剧”催生文化消费新场景
·网购服装的尴尬如何破解
·信用卡被异地盗刷?你手机的NFC功能被...
·“WAVE2025优秀品牌出海服务商”...
·被召回充电宝问题指向电芯原料 无3C认...
·5000元购买的志愿填报服务注水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