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居民投机型投资风格比较明显,长期的价值投资习惯尚未养成;对自身投资能力自信或者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更愿意长期持有基金;长期持有意愿取决于是否了解基金的挣钱逻辑或对基金经理充分信任;追涨杀跌现象在居民投资理财中普遍存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72%的受访用户愿意持有基金的时间在一年以内,这其中有27%的用户不愿意持有理财产品超过三个月,说明中国居民投资理财中存在机会型投资风格比较明显,长期的价值投资习惯尚未养成。而在理财产品产生亏损的情况下,只能接受三个月以内亏损的受访用户高达近50%;86%的用户只能接受一年以内的亏损。 “当然这可能和我们受访群体基本特征有一定关联。因为可投资资金额度并不是很大,这种情况下可能更多地愿意保留资金的流动性,这也是和他们对持有理财产品的时间相对比较短有直接的关联。但总体看,用户能够接受亏损的时间也是比较短的,一半左右的人只能接受三个月以下的亏损,超过三个月对他们来说就非常非常难受了,这就容易形成一种追涨杀跌的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的表现也充分体现在他们风险承受和管理能力的反馈上。”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严弘分析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