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部分快递上出现了促销和抽奖广告二维码,有的广告直接印在快递单上,融为一体,还有的张贴在快递包装箱表面。这些广告上大多标注 “赢iPhone”“扫码抽方便面”等字眼,吸引用户扫码,但扫码后往往是借贷、理财等“奖品”。(11月16日《成都商报》) 在广告无处不在的当下,消费者总会“被广告”,不管愿意与否。直达到人的快递包裹,比起其他广告阵地具有成本小、投放准等优势,所以,快递面单或印或贴二维码广告,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或许在快递公司及商家看来,快递面单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在上面打广告,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所以无可厚非。但任何广告都不能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这是最起码的底线。然而事实上,快递面单上的广告,无论是扫码领红包、加油券,还是抽手机、抽方便面等,都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商家在发放福利,至少相当于购物抽奖,但实质却是为各种APP引流,推销理财、贷款等业务。这显然是在误导甚至是欺骗消费者。 对快递公司及商家来说,快递面单虽可自己做主,但也不能乱做主。有律师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如果诱导消费者购买了商品或服务,就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果诱导了消费者填写个人信息,就涉嫌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根据《广告法》等规定,快递面单上发布的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就构成了虚假广告;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快递公司或商家也会承担连带责任。 那么,快递面单广告到底是谁打上去的?在媒体调查中,多家快递公司的客服表示不知情,建议询问网点;有快递网点介绍,初始快递面单并没有广告,可能是商家打印在上面的。有商家却表示,自己卖的是实物商品,不会帮其他商家做广告;也有商家说,广告是电商平台的发货打印系统自带的,这种广告是后台设置好的,商家控制不了内容。而电商平台的打印软件提供方却认为快递单是“正常操作的广告位”,都是与正规的商家合作,经过了筛选。然而,电商平台及其打印软件提供方,对形形色色的面单广告真的尽到了审查义务吗?能对其真实性负责吗? 快递面单广告充分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很容易让人上当受骗。相关部门对此应加强监管,发布消费警示,给相关平台及面单打印软件提供方明确规矩、画出红线,拉出问题清单,并依法采取约谈、查处、责令整改等方式予以治理,以避免快递面单成为“坑人广告”的隐秘角落,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