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杭州市地方标准《杭帮菜》系列标准首次发布。这是《杭帮菜》系列标准首次正式亮相,这对于杭帮菜的推广和传承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按照发布的标准来看,杭州小笼包的顶部要形成菊花形状的精致外观,收口处模仿鲫鱼口的模样。除此之外,每一只小笼包的馅料都要从皮冻制作开始,不仅需要熬煮,还需要冷藏数小时让味道充分融合。(据《每日商报》)
杭州小笼包是杭州人非常喜爱的小吃,它的制作技艺传承自宋代,已有千年历史。《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山洞梅花包子”便是它最早的雏形。如果我们从餐饮经济的角度看,小笼包不仅仅是一种小吃,它还是当下餐饮投资的热点。 2024年10月31日,中国饭店协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该报告针对2023年全国餐饮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报告说,受大环境影响,2023年餐饮行业相关融资事件较2022年明显减少,已披露的总融资金额也同比大幅下降,但餐饮产业链、快餐小吃和咖啡三大领域是2023年度资本关注的焦点。相关数据表明,相比于客单价较高的品类,快餐小吃等大众化餐饮产品的扩张和盈利表现更为乐观。 《2024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餐饮业投融资143次,在获融资的餐饮品牌中,“小吃小喝”类型的品牌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共产生85起融资事件,占比达到72.2%。 对杭州小笼包的食材、外观和口味制定标准,对推广和传承这项历史悠久的地方小吃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杭州本地,让杭州人吃上这种熟悉口味的小吃,更让外地来杭州的游客领略杭帮菜的魅力。 但如果要推广“杭州小笼包”这一品牌,光有标准还不够,还需要有变化。 如今在全国打响“杭州小笼包”牌子的,基本上都不是杭州的“杭州小笼包”,而是“嵊州小笼包”。嵊州的“杭州小笼包”之所以能在全国迅速占据市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嵊州人吃苦耐劳,他们有带着家乡食物在全国谋生的传统;另一个原因嵊州小笼包通常使用发面制作,表皮蓬松柔软,类似于北方大包子的迷你版,且价廉物美,深受北方人喜爱。 一道食物要在全国流行,不仅仅要好吃,因为全国的口味是不一致的,好吃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它还需要有变化,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当地的口味、食材、习俗相融合。就拿“煎饼果子”来说,它是一种著名的天津小吃,由绿豆面薄饼、鸡蛋、油条或薄脆的“馃篦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腐乳、辣椒酱等佐料。煎饼果子全国人民都喜欢,但在不同省份却是五花八门的,有用杂粮做的,有加豆芽的。再比如杭州人喜欢吃的川菜同样经过改良,正宗的川菜并不符合杭州人的口味,而来自美国的肯德基到了中国也同样入乡随俗卖起了油条、豆浆、老北京鸡肉卷。 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消费领域重磅文件——《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6方面20项重点任务,在餐饮业方面,《意见》提出要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鼓励地方传承发扬传统烹饪技艺和餐饮文化。杭帮菜要有传承,也要创新和融合。作为地方名点的“杭州小笼包”既要制定标准,当它走向全国时,也需要因地制宜,毕竟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习俗、气候、物产和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