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销量破百万 一“冠”难求 文创产业还藏着哪些“出圈”密码?
 
2025-03-26 09:46:20   杭州网

从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到苏州博物馆的“胖宝剑”,再到甘肃省博物馆的“绿马”,这些文创或精美,或谐趣,或丑萌……近年来,花样百出、不断“出圈”的文创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像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在推出后迅速成了现象级爆款,一“冠”难求。昨天(25日)它的销量突破了100万件,同时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跨越亿元,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

博物馆文创为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交融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历史与艺术融入人们的生活。购买文创产品成为潮流风向标,“把博物馆带回家”成为消费新时尚。

文创产品“出圈”的背后,反映出怎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衍生品开发到“把博物馆带回家”,如何真正让文物活起来?来听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刘梦雅的报道:

3月25日,国家博物馆现象级文创——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件,来自山东东营的游客李女士幸运地成为第100万件凤冠冰箱贴的购买者,获得了“纪念款凤冠冰箱贴”和纪念证书。

李女士:我们之前在非常多平台上刷到过这个冰箱贴,非常想买,这次特意来排队购买,预约上之后一下就抢到了。当我真切地拿到这个文创之后,就感觉跟文物的距离更加亲近了,过一会再重新去看一遍文物,仔细地再端详一下。

去年(2024年),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凤冠冰箱贴,一经推出便引发了排队抢购的热潮,一度出现“一冠难求”的现象。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飞介绍,当前,随着凤冠冰箱贴的持续火爆,产能也在不断加力提升。

廖飞:木质和金属两款冰箱贴从2024年7月中旬开始销售以来,已经累计销售量达到了100万件,这无论是在国博还是在文博行业,都是近20年来一个现象级的呈现。我们在发售的过程中,从最早的木质冰箱贴的200件限购到500件限购,到现在线下的1500件限购,随着我们产能的不断提升,也在不断地进行动态的调整。

其实,凤冠冰箱贴的火爆并非偶然,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文化底蕴的深厚。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李雪介绍,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依明代万历时期礼制,镶嵌红、蓝宝石一百多颗,珍珠四千多颗,可以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代皇家的美学风范。

李雪:这个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目前是在基本陈列中古代中国明清时期的展厅对公众进行展出,也是备受观众喜爱的一件文物。这件凤冠出土于上世纪50年代北京昌平明定陵,凤冠是皇后在接受册封、谒庙和参加朝会的时候佩戴的礼帽。这件凤冠通高是48.5厘米,径是23.7厘米,冠高是27厘米,总重量达到2320克,上面共镶嵌宝石115颗,珍珠4414颗。整个看上去是金龙腾跃于翠云之上,翠凤飞舞于珠宝花叶之间,体现出明代皇家独特的审美风格,同时也是万历时期礼制的体现。

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热”不断升温,文物承载的厚重历史价值与独特艺术魅力,持续吸引着大量观众自发排队与文物合影打卡。廖飞介绍,针对这一热点现象,国博文创团队将文物元素巧妙地转化为贴近大众生活的文创产品,来精准满足公众对历史文化的消费需求。

廖飞:这两款冰箱贴突出了工艺性,因为这件文物本身在当时就是工匠用了很多高超的技艺去做的。我们的木质冰箱贴分了三层,让它在平面上相对有一个立体感,从印刷到串珠装饰需要很多的手工部分。金属冰箱贴更是如此,在最底下有12个小的仿珍珠的小坠,这个需要用手工穿,9个凤头每个凤头上会穿一个珠串,这些全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去做。我们也是想通过一个小的物件来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待一件工艺品的用心。

据了解,凤冠冰箱贴的“破圈”不仅带动了设计、生产、营销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还创造了超千人的就业机会,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与此同时,凤冠IP衍生品也进行了矩阵式开发。截至目前,已经开发设计出笔记本、毛绒玩具、马面裙、雪糕、音乐盒等20多款相关文创产品,形成了“以爆款带长尾”的文创生态链。廖飞表示,希望能够借助文创产品来进一步扩大文物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受众关注文物本身,形成良性循环,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廖飞:之前更多的文创产品大家可能买回家就放在那了,但是这款冰箱贴的火爆,促使大家首先要来购买这款冰箱贴,购买完了以后他还会回到展厅去找到这件文物的原型,了解这件文物,可能带动人们对明清部分的历史有一个了解,那么再进一步对于整个中国的历史能够有一个深度的了解,所以是产生了一个双向的奔赴,我们叫作更好地完成了展创的结合。

如今,来到国博的观众九成以上都会参观“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廖飞表示,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博还将推出《古代中国读本》及古代中国系列文创新品,这些新品从策划到设计制作,都历经反复打磨,力求通过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价值,以各类创新形式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

廖飞:中国国家博物馆有着143万件套的馆藏文物,在我们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里也展出了几千件文物,在这当中我们会选择非常有代表性的文物来进行产品的衍生,现在每年大概要以200款产品的速度做更新迭代。我觉得文化可以+万物,现在可能更多的就是“文物+科技”,像AR这些虚拟现实的技术,实际上已经运用到了我们的产品当中。通过文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文物活起来,让大家能够更多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年轻人能够更多地走进博物馆,从而对中国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是我们特别乐于看到的一个现象。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各项扩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
·“滋补养生”带火青年健康消费
·加快形成提振消费的强大合力
·年轻人为"新"买单
·销量破百万 一“冠”难求 文创产业还藏...
·《礼宾出行服务通则》行业首发,耀出行引...
·激发有潜能的数字消费
·国补助力家电消费升级 健康智能产品受青...
·识别身份须消费者单独“赏脸”
·2025广东品质消费论坛举办 共探提振...
·黑河市构建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推动放...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启动重点领域广告专项...
·福建古田开展夜市摊贩食品安全星级复评 ...
·浙江省发布《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系统接口技...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网络购物慎用免密支...
·银行理财抢占权益市场 专家提醒:购买别...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 | ...
·鼓励更多实体店承诺无理由退货
·探界2025AWE:AI赋能家电 智启...
·揭秘“剧本带货”营销乱象系列报道|“船...
·年轻人开发游湖“隐藏玩法” 坐自划船去...
·体育为媒消费唱戏 跟着赛事游“浙”里再...
·“情绪GPA”成为消费驱动新引擎
·当奶茶杯变身笔筒、台灯、微景观……茶饮...
·政策红利驱动消费升级 母婴板块迎增长机...
·“智驾平权”背后的喜与忧
·海外仓多点开花 让外国消费者更快收到“...
·扫码可查茶园位置、品种、采摘时间等信息...
·西湖龙井来了 供销服务进入“春茶时间”...
·萌宠户外装备销量激增150% “宠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