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高楼大厦的林立,更在于那些藏匿于街角巷尾的美食。如今,随着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才、游客向杭州汇聚,越来越多的异域美食,也出现在了开放、包容的杭州。这些美食餐厅有些是“歪果仁”开的,有些是中国人开的,每一道异国风味,都是杭州国际化进程的鲜活注脚。即日起《洋味IN杭》和大家一起聊聊杭州与各国美食相融故事,为在杭外国人寻觅治愈乡愁的味道,也为本地食客打开探索世界的窗口。 前两天,我在杭州吃了一家正宗的越南“路边摊”。为什么说它正宗,因为主理人是一位越南华裔。而之所以叫路边摊,因为她将越南胡志明市的路边特色小吃都带来了杭州。 你知道“鱼露嫂”是什么意思吗? 文三路黄龙国际中心,有一家越南大排档,因为口味正宗且价格实惠,成为了周边许多人工作日午餐的首选。 走进这家越南大排档,映入眼帘的是店内整体的仿旧风格,店内桌数不多,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浓郁的异国风情。墙上装饰着许多越南元素,如传统的手工艺品和色彩斑斓的壁画,让人仿佛置身于越南的街头巷尾。 陈思尹,这家店的主理人,祖籍广东,在越南长大。她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希望将更多正宗的越南美食带到杭州,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地道的越南风味。“我不做融合东南亚泰国菜,而是专注于纯正的越南菜”。陈思尹说。 鱼露是越南人日常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调料,重要性堪比中国的酱油。在陈思尹的店里,每一道菜品都会用到鱼露,以突出越南特色。她甚至将“鱼露”作为店名的一部分,取名为“鱼露嫂”。 目前,这家店已经开了两年,主要经营路边摊小吃,以各种饭类为主打。今年4月,陈思尹计划开设第二家分店,专注于汤粉的制作,希望能够将每一个品类都做到极致。 陈思尹的热情和专业,使得她的店在杭州的越南人圈子里小有名气。许多在杭州的越南人都知道这家店,有些客人甚至愿意坐20站地铁专程赶来品尝。到了周末,店内常常会有2-3桌越南客人。 对于未来,陈思尹满怀希望。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杭州的美食文化增添一份独特的色彩。她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越南的美食文化。 杭州这家大排档 刷新了我对越南菜的认知 看了眼墙上的菜单,都是手写的,还挺有意思。思索了一番,最终点了这几道:越式米纸卷、香烤猪扒饭、鸡扒檬粉、鱼露鸡翅。至于喝的,一款越南咖啡吸引了我的注意,好奇心驱使之下,想尝尝看和其他咖啡相比有什么不同。 不一会,越南咖啡先端上桌,比较特别的是,它是带着滴漏壶的,相当于直接把咖啡制作过程摆在眼前。它的工作原理和滤杯有点类似,萃取过程需要 3~4分钟,不需要用滤纸,滴漏出来的咖啡还很浓。 陈思尹表示:“越南咖啡还有个特色就是搭配炼乳,因为在越南北方有冬夏,但在胡志明市只有夏天,所以当地人每天至少喝两三杯。” 萃取出来的咖啡非常浓,所以一杯量不多,再倒入冰杯中,等冰块融化后,口感就刚刚好。入口先是甜,抿几口会有一些恰到好处的苦味,就算不爱喝浓咖啡的人也能接受。 咖啡润了润喉后,准备试试这道米纸卷,里面包裹着满满的馅料,有檬粉、虾肉,还有薄荷叶、九层塔,一口下去,层次感特别丰富。“这是在上桌前我们现包的,里面的馅用的是鲜虾,每天限量的。” 米纸卷旁边,还有一小碟酱料,稍微蘸了一点尝了尝,花生酱的味道很突出,米纸卷中有薄荷叶,吃起来清爽,和酱料的适配度也很高。 吃完了开胃凉菜,再来点主食。香烤猪扒饭,米饭上码了一大块猪扒,肉眼可见的不油腻,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腌制好之后就直接在火上烤,这是胡志明市当地的一道特色菜。 鱼露拌米饭,加上葱油香,配上焦香的猪扒,一口接着一口停不下来。“在越南,早餐、午餐、晚餐都有人吃它。早上可能七八点就开始卖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鱼露拌饭吃。”陈思尹说。 猪扒旁边还有一块蒸蛋,不过越式蒸蛋更像是鸡蛋膏,里面有肉末和咸蛋黄,用料很丰富。这样的蒸蛋我还是第一次见,用筷子夹了小块尝了尝,一口下去特别厚实,口感绵密。 另一道鸡扒檬粉,是凉拌的,它用的鱼露和配饭的鱼露又是不一样的,配粉的鱼露带点酸味,吃起来更清爽。除了这些,还有酸萝卜、黄瓜丝、生菜,吃之前,先拌匀,这样口感会更好。 还有一道是鱼露鸡翅,带着一丝期待,吃了一口发现鱼露的鲜香渗透进了鸡翅,还有浓浓的黄油香,整体是淡淡的甜口,细嚼是明显的焦脆口感。 这地道的一餐,让我彻底打开了对越南菜的认知。每道菜都充满了浓郁的东南亚风情,让我仿佛置身于越南的街头巷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