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的不断飙升,使得消费者买金的热潮持续高涨。从小克重黄金,到购买金条,有不少人开始用信用卡频繁“买买买”,将其视作“资金库”。近日,社交平台上关于“刷信用卡买金”的话题热度也在不断攀升,“2017年就刷信用卡买了,真的很香”“刷信用卡买黄金无负担”……诸如此类的帖子吸引了众多关注,也引发了银行的关注和预警。 近日,多家银行发布公告,严控信用卡“炒金”行为。专业人士也指出,信用卡资金用于投资黄金,本质是信用卡套现;并建议银行应加大风险提示力度,内容传播平台也应强化金融类攻略分享的内容治理。 对信用卡套现“买金”行为说“NO” 开年以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持续攀升,于20日创下历史新高,触及3056.26美元/盎司高点,年内涨幅已超16%。虽说近两日黄金价格在温和回调,但依旧挡不住投资者的买金“热”,更是有网友在线支招用信用卡买金。 昨日,记者登录社交网站搜索“信用卡买金”,显示超2万篇笔记,不乏“信用卡买金条攻略”“信用卡买金优惠”“买金信用卡选哪个”等买金心得,更有甚者直言“黄金跌就刷信用卡买,黄金涨就卖掉,空手套白狼”。 随着相关话题的不断发酵,3月以来,多家银行就信用卡炒金的风险作出警示。 近日,江苏银行发布一则公告,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黄金投资领域。公告称,近期黄金价格波动较大,不法分子通过“炒金”“抢金”“套现”等各种手段诱导持卡人进行信用卡“炒金类”投资。并强调,信用卡仅限于持卡人日常消费使用,不得将信用卡资金以任何形式投资于理财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黄金等投资性贵金属、股票、基金等。 与此同时,兴业银行也在“兴业生活”APP中发出公告,提示信用卡炒金风险,并表示将根据监管规定和风险管理需要适时调整相关限制类领域范畴及交易限额。并表示,该行有权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提醒、降额、限制交易、限制分期、要求提前还款等风险管控措施。 对于银行陆续发布信用卡“炒金”警示,业内人士认为,究其根本是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加码。信用卡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满足持卡人日常消费所需,而炒金显然超出了这个范畴。信用卡炒金背后存在的投机行为,可能会为银行带来较高的合规风险与贷后风险。 此外,信用卡资金大规模进入黄金投资市场,可能会加剧市场价格波动,扰乱市场供需平衡。 变相“加杠杆”,投资者应避免盲目“炒金” 事实上,针对使用信用卡购买黄金、理财等投资行为,金融管理部门早已明令禁止。 2022年,原银保监会和央行共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指出要严格管控资金流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准确监测和管控信用卡资金实际用途。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等领域,严禁流入政策限制或者禁止性领域。 面对黄金价格的波动,业内专家提醒,投资者要理性对待贵金属投资,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其表示,信用卡炒金属于变相“加杠杆”,杠杆过高会加重持卡人的还款负担,违规使用还存在资金被提前收回的可能性,可能给持卡人造成更大的财务风险,进而引发逾期、带来征信等方面的一系列连锁问题。 除此之外,为了抑制非理性黄金投资,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宣布上调积存金产品起存点,部分银行两度上调。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上调积存金产品起存点。比如,招商银行日前发布《关于调整黄金账户认购起点金额及风险提示的通告》,自2025年3月27日起,黄金账户活期买入起点及黄金账户定投起点由700元/克调整为750元/克。这是该行年内第二次上调积存金产品起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