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的出台,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必将有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4月9日,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柳军说。 柳军介绍,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协同机制不健全、全链条监管存在缝隙漏洞等问题。为此,《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中存在的8个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协同协作协调的21项具体措施,进一步理清了各部门食品安全责任,填补了全链条监管中的空白缝隙,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操作性。 具体来讲,《意见》强化了制度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比如,为防止运输过程中食品受到污染,《意见》建立了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明确了运输散装液态食品车辆的食品安全准入条件和技术标准,核发食品准运证明,确保专车专用等,从根本上解决散装液态食品运输过程污染风险问题。为加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的安全监管,建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负面清单制度,将明令暂停进口的疫区食品,以及因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风险启动应急处置的食品等列入负面清单,并进行实时调整。 同时,《意见》还强化了部门协同,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共享、通报协查、联动处置、双向衔接等工作机制,推动实现多部门综合治理,有效避免出现监管漏洞和盲区。如为完善食用农产品协同监管,《意见》要求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做好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强化肉类产品检验检疫证出证管理和进货查验等。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意见》明确教育部门要会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等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制度。教育部门要完善学校食堂供应商资质评审制度,推动学校大宗食材集中招标采购,指导中小学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高效规范运行。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承包经营、食材供应、供餐等经营主体准入许可,依法查处涉及学校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 针对快速发展的网络订餐配送,《意见》明确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网络订餐平台,以及平台里的餐饮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落实网络订餐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责任等。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管司副司长方晓华表示,果菜茶、肉蛋奶这些“菜篮子”产品,谁都离不开,每天都要吃,质量安全非常重要。农业农村部将“下狠手”整治抽检合格率偏低品种,针对这些品种的种植养殖特点、药物残留风险隐患等制定“一品一策”攻坚治理方案,从严查办违法使用禁用药物行为,严格管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情形严重的移送司法部门,确保整治工作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