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火的外卖大战背后竞争仍在继续 
受平台补贴影响,近日不少茶饮门店的单量有所上涨 就当大家准备迎接专属外卖的“疯狂星期六”时,外卖大战突然哑火。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今年5月,针对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三家平台企业也曾被约谈。 炎炎夏日,优惠券、免单券真的没有了?看似哑火的外卖大战背后,仍有人领到了平台送出的大额优惠券。 平台间的竞争依然暗流涌动,而商家与平台之间的共同补贴随着时间的过去,逐渐乏力,这一场激烈角力的终点会在哪里? 上周六外卖大战偃旗息鼓 18.8大额补贴、免单卡还在继续 上周,外卖大战“疯狂星期六”在来临前夕被叫停,让许多已准备好下单的手,又“被”收了回来。少了大额优惠福利和免单券,很多人都取消了喝一杯奶茶或咖啡的原计划,有朋友告诉记者,自己原本已经在一家水果店铺中加购了诸如牛油果这类的贵价水果,但因为没有看到大额优惠券的身影,最终还是没有下单。 其实在官方发声之前,不少人在不同的平台领到“15-10”“25-15”“38-20”等补贴力度较为可观的优惠券,不过相比起前两个星期的“0门槛”使用规则,这些优惠券多了一些商家品类的限制。记者查看这些红包的使用规则发现,在有限的补贴门槛中,咖啡茶饮仍是其中占比最大的品类。 正值炎夏,消费者对咖啡、奶茶等冰饮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加上饮品出单速度快、成本相较低,无论是饿了么、美团、京东,还是与饿了么同出一家的淘宝闪购,咖啡茶饮品类都是当之无愧的“单王”。 平台补贴对线下门店又有什么样的影响?记者采访了霸王茶姬、茉酸奶、林里手打柠檬茶等门店的店员,不同门店的情况相差不大:在平台补贴集中发放的时段里,这些门店的外卖订单都或多或少会有增加,而在补贴较少或没有补贴时,单量又会回落到日常水准。茉酸奶店员告诉记者,线上补贴后的付款金额的确比店里的价格优惠了不少,因此这段时间单量是有明显增加,而另一位林里手打柠檬茶的店员则对平台补贴带来的门店爆单有所抱怨。 从多家门店处的反馈可以发现,目前线上单量的暴增主要依赖平台补贴,一旦补贴减少或撤去,门店单量就会明显下降,绝大多数“薅羊毛”的消费者只愿意为“0元饮品”买单。 “平台补贴”实非平台独自买单 消费者根本算不清这波“补贴账” 近几周以来,以美团、淘宝闪购为首的线上平台接连官宣为这场外卖补贴之战加码,动辄以亿计的补贴力度也让这场外卖大战越打越热,然而所谓的“平台补贴”实则却并非完全是平台的单方面付出。 此前采访中,有一位知名连锁茶饮品牌的员工向记者表示,近期的外卖大战平台补贴并不是全部由平台补贴,“所谓的500亿补贴怎么可能全部平台一家出,商家、品牌都有参与,各种日常的优惠叠加在一起,一般用户根本算不来这背后的这笔账。”尽管平台在补贴金额上的出力可能占大头,而想要承接流量的商家则也需要出一部分钱与平台共同补贴消费者,大额补贴并非平台一方出力。该员工还表示,对于许多商家来说,现在想要单量迅速增加就必须参与这场补贴,否则消费者只会掉头选择更便宜的品牌。 而在外卖员这边,记者也同样了解到了一些平台补贴对他们而言的影响。一名多平台配送的外卖员向记者表示,“外卖大战那时候单量会多一些,但一天送不到上百单那么夸张,除非是很厉害‘大神’。”跑单收入和每单单价也都差别不大,夏天基本都是一单6元左右的收入。另一名美团专送外卖员也同样表示,跑单收入没什么太大变化,6-7元一单,最近的周末日均收入约为300元。从部分外卖员的表述中,也可以感受到,外卖大战对他们的收入影响并不大,即便这些天来总体外卖订单增加了,但他们的收入还是取决于自己本身的送餐速度。 一边是平台拼命砸钱赚流量、商家为保流量参与补贴,一边是门店单量反过来极度依赖补贴力度。 一些不愿意透露茶饮品牌表示,近日门店的客单价与利润明显降低,而门店复购率受平台补贴力度的影响极大。“我们的加盟商更喜欢用户使用小程序来点单,这样就少了平台抽成的中间环节。”当然面对强大的平台,不少茶饮品牌则不愿意多说。 原本据说这波要持续到年底的补贴戛然而止,但从记者采访和体验来看,18.8的外卖暴涨红包还在发,免单卡还在抽……似乎谁都不愿意放弃这波流量的收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