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临平区塘栖镇丁河村,悠悠运河水滋养着一方水土,也孕育着独特的“塘栖味道”。散落在村里的手工糕点作坊,曾因“散、弱、差”的困境,让这份乡愁美味“走不出去”。如今,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鱼鹰共富工坊”悄然建成,不仅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梦想,更成为市场监管部门创新服务、精准帮扶,护航传统美食规范化生产、走向千家万户的生动样本。
精准“滴灌”激活规范“内驱力”
丁河村传承着历史绵延的手工技艺,老师傅们守着祖传的手艺,做出的粽子、糕点地道醇厚,饱含水乡烟火气。然而,缺乏统一品牌、生产标准不一、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将这些承载着乡愁与心意的美食“锁”在了村落深处。
面对小作坊发展的共性难题,临平区展开了精准“滴灌”。他们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全区食品小作坊主体责任约谈暨业务知识培训,特邀专家“点对点”授课,围绕食品生产安全规范、诚信体系建设等核心内容,结合鲜活的真实案例展开详细解读。
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回头看”,走进工坊回访指导。在市场监管干部的专业辅导下,鱼鹰工坊丁河粽子铺的生产管理悄然蜕变,生产经营行为加速规范,老作坊焕发出新气象。
5S管理引领标准化蝶变
要真正实现从“小散作坊”到“规范工坊”的质变,现场管理是关键。临平市场监管局主动牵头,以点带面,全面推动“5S标准化现场管理”落地鱼鹰工坊。这套“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管理体系,为工坊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功能区如何科学划分?环境如何保持洁净?市场监管部门派专人现场指导工坊重新规划布局,增设感应式水龙头、消毒剂、烘干器等硬件设备。曾经可能杂乱的角落,变得区域明确、标识清晰、秩序井然。
如今,统一规划建设的“鱼鹰共富工坊”,汇聚了3家SC认证企业和3家规范小作坊。他们不再“单打独斗”,而是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共同恪守市场监管部门引导建立的标准化生产规范。那口熟悉的“塘栖味道”不仅得以纯粹保留,更经得起现代化标准的严苛考验,具备了走出村落、香飘四方的底气和实力。
文旅融合烹出百姓共富“大餐”
此外,如今的“鱼鹰共富工坊”更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在市场监管部门推动下,23 场研学培训让 800 余人次掌握传统手艺,“枇杷工坊” 体验线路 3 个月接待 5000 余人次,“糕点手作体验课” 成为游客新宠,文旅融合让产业焕发多元活力。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预计提升 80 余万元,“工坊 + 农户 + 村集体” 的利益联结模式,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