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普及化、二次元破圈、创作变现…… 在数字浪潮里,把热爱过成生活 当代年轻人的兴趣爱好正呈现多元共生、深度融合的鲜明特征。这种特征不仅重塑着年轻人的日常,更推动着文化、消费、健康等领域的业态革新。 从电竞的全民参与到二次元的圈层消费,从社交媒体的创作热潮到体验式旅行的情绪疗愈,再到理性化的健康运动,这些兴趣共同勾勒出Z世代的生活图景:他们既是数字竞技的参与者、亚文化的践行者,也是内容的创造者、体验的探索者和健康的追求者。其核心逻辑已从单纯的娱乐消遣转向“兴趣即生活方式”的深度渗透。 碎片化表达与兴趣社交崛起 Z世代平均因爱好认识5.8个新朋友 社交媒体不仅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更成为其展示自我、构建社交圈的核心平台。 眼下,短视频创作已成为年轻人记录生活的主要方式。科学科普、生活分享类内容在一些平台的高赞内容中占比超30%,时事、搞笑类短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45%。此外,兴趣社交成为新趋势。调研显示,Z世代平均因爱好认识5.8个新朋友,34.12%的年轻人每周投入5-10小时在兴趣社群互动。更值得关注的是,超1成年轻人通过内容创作实现经济收益,体现“兴趣即生产力”的新消费逻辑。这种“创作-社交-变现”的闭环,重塑了年轻人的数字生活方式。 “情绪旅行”备受青睐 超4成Z世代每年旅行支出超5000元 旅行不再是简单的目的地打卡,而是年轻人释放压力、寻求情感共鸣的“情绪出口”,体验式消费成为主流。 2025年暑期避暑旅行中,长线订单占比提升10%,青海、云南等地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长超40%,穿越多省的环线自驾游、塞外观星游等玩法备受青睐。新兴体验项目如“窝囊漂流”“博物馆夜游”成为流量密码,博物馆类景区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2倍。消费金额上,超4成Z世代每年旅行支出超5000元,出境游中18-29岁群体计划增加旅行频率,单次行程平均耗时近10天,预算超2.5万元。这种“重体验轻打卡”的趋势,反映出年轻人对旅行品质的追求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共鸣,旅行本身成为一种情绪疗愈方式。 电竞成年轻人核心兴趣之一 去年中国电竞用户规模突破4.9亿 电竞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兴竞技运动,已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核心兴趣之一。 2024年中国电竞产业收入达275.68亿元,用户规模突破4.9亿,其中直播收入占比80.84%,成为产业核心驱动力。职业电竞赛事持续下沉,高校电竞、市民电竞等大众赛事蓬勃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Z世代在电竞用户中占比突出,电竞酒店用户中70%为18-24岁高校群体,他们通过线下观赛、线上直播等方式深度参与赛事生态。与此同时,电竞的社交属性日益凸显,超三成年轻人因电竞结识新朋友,职业战队粉丝社群规模年均增长25%。 二次元消费向情绪价值延伸 核心用户年均消费超1500元 二次元文化以其强情感连接和多元化内容,成为Z世代构建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动漫、游戏IP周边商品)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泛二次元用户突破5亿,核心用户年均消费超1500元。这一群体呈现显著年轻化特征,12-22岁中学生占比50%-60%,女性用户主导消费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二次元消费从单一商品购买向情绪价值延伸,超4成年轻人通过收藏、Cosplay等方式获得情感满足,部分用户甚至将兴趣转化为职业,如谷店店主、捏脸师等新兴职业崛起。这种“热爱变现”的模式,推动二次元文化从亚文化走向主流消费市场。 年轻人健康意识日益觉醒 去年中国健身APP用户规模达4.8亿 健康意识觉醒推动年轻人投身运动,但消费决策更趋理性。 2024年中国健身APP用户规模达4.8亿,同比增长12.8%,其中21-30岁用户占比28.3%,成为线上健身主力。消费行为上,58.43%的Z世代年健身支出低于500元,更倾向购买私教小课包(10节以内)、月卡等灵活产品,传统健身房闭店率超18%,而智能健身镜、次卡联盟等新业态用户增长230%。 运动场景从专业场馆向日常生活渗透,跳绳机、壶铃等小型健身器材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70%,居家健身、骑行、露营等轻运动成为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