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燕京)当“后厨干不干净”“食材新不新鲜”“口味有没有保障”正成为消费者下单外卖餐饮的核心考量时。外卖餐饮已经到了从单纯的便捷性升级到“安全+品质+个性化”的时候了,消费需求的迭代正在倒逼行业变革。近期,美团与京东分别推出的“浣熊食堂”与“七鲜小厨”,试图通过供应链重构、全程透明化等举措直击行业痛点,打破价格内卷的恶性轮回,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打开美团与京东 APP,“浣熊食堂”与“七鲜小厨”的入口已悄然上线。记者通过直播观察与实地探访发现,这两家新形态外卖门店有着诸多共性:均建立自有供应链保障食材品质,均通过直播与实时监控让制作过程可视化,且均不设堂食、专注外卖与自提服务。 二者均瞄准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对餐品口味的期待,以及对出单效率的要求,试图用透明化、标准化重构外卖市场的竞争逻辑。 7月23日,在亮马河附近的浣熊厨房,记者在门口的大屏幕上可以同时看到了多家店铺制作菜品的过程,还能看到每天管理人员巡查的记录,其中包括每日餐品加工、进货清单、午间巡检等细节。在美团APP“浣熊食堂”专题页上同步了店铺中的各种情况,记者看到午高峰后的清洁过程也被详细记录在食安日记中。而下午2点到3点一小时内就有1235位用户点击查阅食安日记。 在“七鲜小厨”的门店前,记者遇到一位刚刚参观过菜品制作过程的附近居民,他对记者说:“真的干净!看着厨师把菜炒出来,提着走才踏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门店特意建立开放区域,装修也以通透为原则,“就是欢迎任何人来看、来检验。24小时不间断的后厨直播,更是让远程用户,也能通过手机实时看到洗菜、切配、翻炒的全过程。” 据“浣熊食堂”负责人初征介绍,其核心逻辑是通过集中式外卖厨房+全链条追溯体系,构建外卖行业的“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入驻商家无论自供食材还是通过美团“快驴进货”,都需接入供应链管理系统,食材采购报告、检验报告全程可查,从源头掐断了劣质食材的流入可能。按照规划,未来三年美团将在全国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帮助上万家商家完成明厨亮灶升级。 “我们想让消费者吃到又好又便宜的现炒菜。”七鲜小厨业务负责人刘斌对记者说,七鲜小厨实现了食材工厂预处理+冷链直达——肉类、净菜提前洗切密封,调味品选用中粮、益海嘉里等大品牌,既省去门店洗配环节、规避卫生隐患,又通过规模化采购压低成本。刘斌坦言,面对“幽灵外卖”等行业乱象,仅靠禁止入驻不够。“要通过市场化竞争让优质商家活得更好,让劣币自然出局”。 外卖行业的内卷,健康可持续发展遇到困境早已不是秘密,北京瀚海投资公司市场分析师李维对记者说,过度拼低价,后厨卫生不让人放心,预制菜口感不佳,这些痛点让消费者不满意,也让商家陷入困境。而“浣熊食堂”与“七鲜小厨”的探索,正试图跳出这一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