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胖三斤”,在尽享春节美食盛宴后不少人想去健身场所办卡健身减肥加入“甩脂”“减肥”大军为节日期间增长的体重“买单”。但是“办卡”等预付式消费模式,背后却暗藏不少风险,最近,杭州市消保委给广大消费者发布了一份预付式消费避“坑”指南,助力安心消费。 售卡环节常见的消费陷阱 虚假宣传促销售:商家运用优惠、折扣、限时限量等心理策略诱导消费者,同时夸张虚高原价或突出价格差异以吸引消费者。 口头承诺无合同:不签书面合同仅口头约定,推销时口头承诺的优惠和好处不落实书面,事后还可能推脱否认。即使有合同也可能存在不合理免责或限制条款,让消费者难享承诺权益。 违规设定有效期:很多商家为发放的单用途卡仅设定一年或两年的有效期,且到期后拒绝为消费者办理延期或退款。 不开发票或凭证:商家收款后,不向消费者开具发票或凭证,对现金消费群体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影响大。一旦有纠纷,消费者因无法证明付款而陷入困境。 消费环节常见的消费陷阱 不完全履行约定:常见于美容美发、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领域!表现为商家接受预付款后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与约定不符,如降低质量、变相涨价、缩短时限、更改内容、搬迁场所等。 限制消费方式:商家设置不合理消费限制,如预付款只能抵扣部分消费金额、特定时段使用或只能购买特定商品服务,影响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消费体验。 不提供消费凭证:消费者使用预付款消费后,商家虽有记录但不提供凭证,发生纠纷时消费者即使能证明法律关系,也因无消费证据难以计算和主张退还预付款余额。 退费环节可能会遇到的障碍 一律拒不退款:一些商家设置“概不退款”等霸王条款,即使是商家单方违约或变更服务时,也都拒绝退款。 设不合理条件:商家虽同意退款,但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违约金或扣减不合理费用,而这些条件通常在合同中未被明确告知。 变更后退款难:商家通过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等方式,拒绝消费者继续使用原预付资金,或要求消费者额外充值。甚至部分商家连续变更,使得消费者难以消费或追回费用。 经营不善跑路:商家因经营不善而突然关门停业,未通知尚有余额未消费的消费者便卷款跑路。 恶意欺诈跑路:有的商家在计划关闭前,大搞优惠促销活动,收取消费者预付资金后跑路失联,导致消费者损失严重且难以挽回。 在此,杭州市消保委向消费者发出消费提醒:消费者如遇到预付式消费纠纷,可通过12345向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反映,或通过0571-89315315向消保委进行投诉。为确保您的“钱袋子”安全,我们倡议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选用“安心付”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