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川渝两地消委会联合发布“五一”假期消费提示
 
2025-04-28 09:06:37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4月27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根据本年度消费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就购物、餐饮、旅游出行等联合发布“五一”假期消费提示。

两地消委会提醒,无论线上线下购物,务必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或平台。要保持理性,谨慎辨别特价打折、大额满减等营销宣传。对于超低价商品,要从商品细节、品牌授权等方面辨别真伪,避免贪小便宜吃大亏。同时,在网购或直播间消费时,建议参考其他消费者评价,留意主播对商品的介绍是否与实际相符。预付式消费要审查商家资质,签订书面合同。注重个人信息安全,不随意向不明来源的网站、APP 或商家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警惕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以防信息泄露导致财产损失。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

就餐时优先挑选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条件达标的餐饮商家。可通过查看商家店内卫生状况、餐具消毒情况以及食客评价来判断。购买预制菜产品时,仔细观察菜品是否存在感官异常、腐败变质、油脂酸败等问题,若有此类情况,切勿食用。养成按需点餐的习惯,根据用餐人数、食量合理搭配菜品。建议选择提供小份菜、半份菜的餐厅。用餐时使用公勺、公筷,拒绝食用野味和长江野生鱼等保护物种。主动要求商家提供环保打包盒,将剩余食物打包带走,持续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参团旅游要选择证照齐全、资质良好、信誉度高的正规旅行社。仔细查看旅行社的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警惕“零团费”“低价游”陷阱。签订旅游合同前,认真研读合同条款,对行程安排、住宿标准、餐饮质量、购物安排、退费规则等容易引发纠纷的事项,在合同中清晰明确,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做好出行规划,通过正规网络平台预订车票、酒店和门票,密切关注景区限流政策,提前预约,尽量选择错峰出行,提升旅游体验。做到文明旅游,严格遵守旅游目的地的法律法规和景区规定,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以文明的言行展现游客良好形象。

订房时多做比较,理性看待网红酒店和民宿,充分了解酒店或民宿的真实情况,包括房间设施、卫生条件、周边环境等。关注不同预订渠道在价格、退订政策上的差异,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第三方平台。办理入住时,仔细核对房间类型、收费标准与结算方式,妥善保管贵重物品。若遇到房间与预订不符、价格变动等问题,及时与酒店沟通解决。

无论线上线下消费,都要及时索取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小票、电子交易记录、聊天记录、服务合同等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首先要与商家积极沟通协商;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消费者组织投诉,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各地消委组织公众号等渠道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刘铭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拥抱消费新场景”系列报道 |上海绿之...
·开拓新领域 挖掘微需求 家政服务消费提...
·在线文旅消费乱象亟须加强监管力度
·治理“擦边带货”须自律他律双向奔赴
·江苏省消保委:取消“仅退款”让电商行业...
·5000人以上演出有新规!江苏省消保委...
·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强化“五一”期间市场...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研究部署2025年食品...
·福建开展居民水电气计量和收费问题集中专...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小站...
·广东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五一”高温天气提上日程 塘栖枇杷大棚...
·赋能高效创作与商业创新 杭州有了“国际...
·多领域补贴来袭,这些福利你领了吗?
·推动知识产权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杭...
·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消费市场保持升温势头
·以电竞促文旅,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几百到近万元不等,号称能护眼防近视的...
·隐瞒真相销售“泡水车” 构成欺诈三倍赔...
·全球消费精品引领新风尚
·福建4部门倡议:携“守”阳光价格 打造...
·西安市雁塔区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南宁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协作
·福建南平严厉打击侵犯南孚电池商标专用权...
·吉林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续航1000公里+AI智能座舱 202...
·网购给差评就构成商业诋毁了?法律界人士...
·春假去玩 杭州出发的机票“涨飞了”?有...
·20元/斤!你爱吃的塘栖枇杷,这么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