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城市“无堂食外卖”标准实施。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发布了《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团体标准,并于7月1日起实施。 近年来,“无堂食外卖”屡屡成为社交媒体关注的热点,频频冲上热搜。 不可否认,“无堂食外卖”店的崛起,是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它的出现,降低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成本,有效丰富了外卖市场。但由于门槛低、较为隐蔽和监督困难,部分“无堂食外卖”店铺卫生状况堪忧,常常被消费者吐槽乃至口诛笔伐,一度被社会称为“脏外卖”,让人爱恨交加。甚至部分外卖骑手,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了个别“无堂食外卖”餐厅,提醒消费者注意“避雷”。 这次《规范》的出台实施,意味着针对“无堂食外卖”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这是好事,也是必须的。一个市场和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规范有序。如今,相关部门从准入门槛、场所要求、加工制作、包装配送等六大环节构建起全链条监管体系,填补了行业标准的空白,意义非凡。 首先,直击行业痛点,构建全链条监管。严控准入资质:要求商户必须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实施“明厨亮灶”,并建立数字化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从源头杜绝“黑作坊”入网经营。加工过程透明化:要求商户通过视频设施实时公示食品加工过程,严格落实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等操作规范,禁用过期原料,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配送安全升级:外卖包装需标注食品名称、加工时间等12项核心信息,并使用一次性食安封签密封(开启后无法复原);配送人员须接受食品安全培训,确保餐品不受污染且温度达标。平台责任强化:网络餐饮平台须核验商家经营地址与许可证一致性,提供“视频监控+订单数据+配送轨迹”三维监管数据接口,实现全流程可追溯。 其次,有效破解了“隐蔽性”监管难题。不少“无堂食外卖”常常因经营场所藏身居民区、农贸市场等隐蔽角落,长期面临监督困难。《规范》通过三大手段破除困局:强制公开加工实景,要求操作间视频联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网格化排查机制,监管部门对无堂食店铺登记备案,强化突击检查;平台数据协同,需配合提供商家实时数据,助力动态监管。 第三,让行业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此前因行业规范缺失,部分商家卫生条件差、滥用添加剂等问题突出。《规范》的出台实施,首次界定“无堂食外卖”定义(仅线上接单、无现场就餐),并制定相应细则。让“无堂食外卖”再也不能脱离正常、严格的监管,“随心所欲”地只管赚钱,不管不顾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了,要让整个行业的运营都在阳光下。而这将有力地促进行业升级,激励连锁品牌布局标准化中央厨房模式,形成优胜劣汰的格局,进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目前“无堂食外卖”的相关地方规范尚少,但可喜的是,据报道,除了重庆发布实施相关标准,还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关注“无堂食外卖”的规范和发展,即将出台实施相关标准。相信在全社会和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脏外卖”一定无处遁形,还消费者一个“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