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在体重管理消费热潮中,一些消费陷阱悄然滋生。7月10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邀请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教授陈宇航,通过消费教育大讲堂,帮助消费者避开消费陷阱,实现科学减重与理性消费的双重目标。 据山东省消协调查,山东体重管理消费市场发展势头强劲,目前体重管理市场呈现两大主流模式:封闭式管理模式和健身房课程。封闭式训练营通过集中管理、严格饮食控制、高强度运动训练及专业健康指导等方式实现短期减重,存在训练强度过大、饮食不合理等问题,且后期体重反弹风险较高。健身房课程选择多样,如减脂操、动感单车、搏击操等团体课程,以及一对一的私教减脂课程,但私教课程费用高昂。 记者从大讲堂获悉,体重管理市场乱象频发,部分训练营缺乏专业健身教练和营养师,减重方案科学性存疑;线上课程授课人员资质不明,指导内容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售后服务缺失问题突出,消费者因身体不适或服务不达标要求退款时,常遭遇机构推诿扯皮、拒绝履约等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本期大讲堂为消费者提供三大维权路径: 与商家协商解决。当发现消费问题时,消费者首先可以尝试与商家进行沟通协商,向商家说明问题,提出合理的诉求,如退款、更换服务、赔偿损失等。在协商过程中,消费者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消费凭证、产品包装、宣传资料、沟通记录等,以便在协商不成时为后续维权提供有力支持。 向相关部门投诉。如果与商家协商无果,消费者可拨打12345热线电话反映,也可登录全国消协智慧315微信小程序投诉或向消费者组织寻求帮助,对于减重产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等,也可以向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若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通过协商和投诉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