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调查
消费调查
《厨电消费洞察报告》发布 功能相对单一、清洗难等成为厨电消费痛点
 
2025-03-31 10:03:20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近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中国消费者》杂志社制作的《厨电消费洞察报告》(以下简称《厨电报告》)在京发布,该报告认为,当下厨电消费存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厨电功能相对单一、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等问题。

受访者期待厨电品质提升

2024年9月5日—2025年2月23日,《中国消费者》杂志社组织开展了针对厨电消费满意度调查活动,共回收健康厨电消费调查有效问卷77600份。

《厨电报告》显示,厨电质量提升仍是根本,质量安全是刚需。本次调查中,超过八成的调查参与者选择提升质量,杜绝安全隐患,占比82.35%。其中,吸油烟机质量最受消费者关注,占比为57%;其次是燃气灶质量与性能,占比为54.15%。

在消费意愿方面,超过七成的调查参与者选择购置厨电。在就餐方式多元化的当下,不管是出于饮食健康、家庭团聚还是兴趣爱好原因,71.75%的调查参与者存在厨电购置需求,愿意回归厨房。

在厨艺水平自评方面,超过六成的调查参与者评价自己厨艺为家常水平,有11.78%的调查参与者选择厨艺极佳,仅有5.38%的调查参与者选择不会做饭。调查结果显示,72.29%的调查参与者希望在下厨的过程中,有高品质、设施齐全的厨电加持。

健康追求是厨电消费的内核动力。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64.71%)的调查参与者选择购置厨电、亲自下厨的原因是“健康饮食”。健康追求体现在高质量的健康饮食方面,也体现在追求高品质家电带来健康下厨环境,拒绝油烟污染;追求厨房设计合理、功能更集成更强大的厨房装备等方面。

厨电消费存在三大痛点

《厨电报告》结合近年来的投诉数据和舆情信息,以及本次调查对厨电使用痛点和建议的收集,发现厨电产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仍存在较大偏差。

一是质量良莠不齐,部分质量欠佳的产品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202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全年投诉统计,厨房电器类产品投诉总计16667件,其中质量问题5593件,占比33.56%。另据全国消协组织2024年受理投诉数据,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213779件,占全部投诉比重为12.13%,投诉量排在商品细分领域投诉第一位。其中典型案例包括燃气灶质量问题发生自燃事故、绞肉机刀片崩裂弹出割伤面部、压力锅煮饭外溢存安全隐患等。

二是厨电功能相对单一、厨房油烟排不尽带来隐形污染、厨具清洗难等问题成为消费者日常厨电使用痛点。在问题征集环节,调查参与者提出了“期待一机多用,而不是厨房大大小小各种电器”“希望以后的厨房电器更加智能化、多功能化,一个厨房只要一个电器就能满足所有需求”等诉求。从厨电品类来看,除了烟机、灶具大件家电外,51.72%的调查参与者关注电饭煲/电煮锅/电热火锅,45.96%的调查参与者关注微波炉/烤箱/空气炸锅/电饼铛,另外各有26.74%和13.73%的调查参与者关注破壁机/榨汁机/咖啡机和洗碗机/消毒机。

此外,消费者使用痛点较为集中还有吸油烟机性能不过关,厨房内油烟弥漫;不易清洁、智能化程度不高、功能不够实用、操作不便捷、噪音大、做饭效率低等。

三是国补消费市场活跃,但部分商家的营销行为有待规范。国家补贴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让利于民、促进消费,但部分商家和平台的不当行为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例如,部分商家涨价“套取”补贴,在补贴前先抬高价格,再用国补优惠吸引消费者;消费者使用国补后,商家不给予保价;商家未按承诺时间发货,或者以库存不足为由强制取消订单,导致消费者国补资格丧失。

国补商品的价格计算规则需要细化

结合调查结果、投诉情况与相关舆情信息,《厨电报告》提出了3项建议:

企业层面,建议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需求为基础,加大供给侧改革,将产品研发重心向质量可靠性、安全性、智能化和功能集成化转移,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及较少家庭成员的使用习惯和消费需求,注重产品生产、加工、使用、回收等环节的绿色发展和低碳消费,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

消费者层面,建议消费者按需选择更安全、更健康、更具质价比的厨电产品。关注产品核心数据,从正规渠道选购有质量和售后保障的厨电产品;根据厨房实际情况,尝试新功能低能耗产品,充分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重视家居生活品质,用新产品、新设计、新理念对旧房、厨卫等进行装修改造,提升生活舒适度。

监管层面,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补贴政策细则,细化国补商品的价格计算规则,防止商家虚高定价或通过涨价等方式侵害消费者利益。此外,作为主要消费场景的电商平台,应当建立完善售后保障机制,明确国补价保政策。同时,建立补贴名额恢复机制,对于未实际完成交易的订单,应当自动返还消费者补贴名额,让补贴真正惠及有实际需求的消费者。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任震宇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以科学测评体系为消费者选车提供决策新参...
·从AWE2025 看行业发展风向(二)...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超1...
·“晒”出压力 “晒”出动力 “晒”出信...
·“低价狂欢”熄火 消费贷利率重回“3”...
·《支付四万余元帮商家“冲业绩” 退费却...
·折扣价2515元 吊牌价才2398元 ...
·“住在杭州”春季房交会暨好房焕新季活动...
·4月1日起,杭州上调公租房收入标准
·解码杭州市场经营主体“三级跳”
·平均每12人就有1个“老板” 杭州个体...
·老行当如何创新传承?杭州这10家工作室...
·豆腐包遇上银发品鉴官 杭州人社创新银发...
·非洲时装品牌组团来杭 寻找数字时代下的...
·“智启未来·声愈万象”方寸山Heart...
·数字化选开店地址 一周拿到营业执照 杭...
·AI 陆羽“复活”径山 径山春茶季20...
·走进新下线的适老化旅游列车
·让食品保质期容易找、不用算
·便宜的盲盒真能开出高端数码产品?
·旅游“智”量提升,如何既有效率又有温度...
·银行理财、险资可直接“打新” 上交所修...
·“吒儿”卖断货,更多国产IP衍生品该如...
·2025年度家电服务业消费者权益革新大...
·为荧光增白剂“摘黑帽”
·两项婴幼儿辅食新国标发布 罐装辅食品类...
·对“人肉开盒”坚决说“不”
·全链条协同监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广西开展入驻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经营...
·黑龙江省探索建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跨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