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手机账户资金莫名被盗刷 “免密支付”风险怎样防范
 
2025-03-26 09:45:30   杭州网

一些消费者手机账户资金莫名被盗刷

“免密支付”风险怎样防范

前不久,山西消费者杨先生早晨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宝在凌晨3点左右莫名出现了7笔扣费,共计4526元。扣费账单信息显示,这7笔款项先充值进了他的苹果账户,随后在一款手机游戏中购买了13次游戏道具。但杨先生从未玩过这款手机游戏,他怀疑自己的账户被人盗取,对方利用免密支付将钱转出。

杨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收到消费者声称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他们的微信或支付宝无故出现多笔扣费,金额大小不等,其中,许多受害者被盗刷的钱款被用于购买游戏道具或点券。

数字经济时代,“免密支付”成了很多人的选择。所谓“免密支付”(即“无需密码确认支付”),是部分支付平台或应用为提升支付便捷性推出的功能。用户开通后,单笔交易金额在一定限额内可直接扣款。然而,这一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将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可见,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要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带来资金损失。

为何“免密支付”易成盗刷漏洞?

一是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风险激增。若他人获取了本人的账号或设备,可通过“免密支付”直接消费或购买虚拟服务,且无需二次验证。二是小额免密累积大额损失。部分平台免密额度虽设单笔上限,但短时间内高频次小额盗刷仍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三是隐蔽性强,难以及时察觉。盗刷交易通常通过绑定支付平台的虚拟服务(如游戏充值、APP订阅)完成,或者在机主凌晨熟睡时段完成,消费者发现时往往已产生多笔扣款。

如何主动防范相关风险?

一是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消费者可优先关闭免密功能,检查是否绑定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并关闭“免密支付”权限。若需保留部分免密服务,建议单独设置。另外定期检查授权应用,移除不常用或不信任的第三方应用支付授权。二是强化账户安全保护。比如,设置高强度密码并注意更换。避免使用生日、连续数字等简单密码,并开启双重认证功能,防止账号被恶意登录。再如,关闭非必要支付权限,比如苹果手机用户如无需通过账户进行应用购买,可禁用相关功能。另外,谨慎使用公共WiFi,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操作,防止网络钓鱼或数据截取。三是养成定期对账习惯。消费者要及时查看账单通知,关注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发送的扣款短信,发现不明消费立即核查。定期检查订阅服务,取消不再需要的自动续费项目。

遭遇盗刷后如何快速应对?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若发现账户存在异常交易,首先应立即冻结支付渠道,通过银行客服、支付宝或微信平台紧急冻结关联账户,阻止后续扣款。其次,留存证据并投诉:保留盗刷记录截图、交易时间等信息,向支付平台投诉。若损失金额较大,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提醒,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不应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请务必提高警惕,主动管理支付权限,切勿因图方便而忽视潜在风险。如遇消费纠纷,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等进行维权。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齐志明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年轻人为"新"买单
·销量破百万 一“冠”难求 文创产业还藏...
·激发有潜能的数字消费
·国补助力家电消费升级 健康智能产品受青...
·识别身份须消费者单独“赏脸”
·2025广东品质消费论坛举办 共探提振...
·黑河市构建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推动放...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启动重点领域广告专项...
·福建古田开展夜市摊贩食品安全星级复评 ...
·浙江省发布《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系统接口技...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网络购物慎用免密支...
·银行理财抢占权益市场 专家提醒:购买别...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 | ...
·鼓励更多实体店承诺无理由退货
·探界2025AWE:AI赋能家电 智启...
·揭秘“剧本带货”营销乱象系列报道|“船...
·年轻人开发游湖“隐藏玩法” 坐自划船去...
·体育为媒消费唱戏 跟着赛事游“浙”里再...
·“情绪GPA”成为消费驱动新引擎
·当奶茶杯变身笔筒、台灯、微景观……茶饮...
·政策红利驱动消费升级 母婴板块迎增长机...
·“智驾平权”背后的喜与忧
·海外仓多点开花 让外国消费者更快收到“...
·扫码可查茶园位置、品种、采摘时间等信息...
·西湖龙井来了 供销服务进入“春茶时间”...
·萌宠户外装备销量激增150% “宠物版...
·“大杭州第一锅春茶”开启采茶季 “间株...
·2025未来数商大会启幕
·杭州跨境电商正在打造一个强大的“互助朋...
·发霉橘子也能“卖出高价”,凭啥?真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