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蔚)商务部等6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各地要重点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方向,支持消费者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为激发家居消费市场活力再添新动力。 最高可补30% 家居消费市场规模庞大,随着人们对家居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消费者愿意追求个性化、绿色环保、智能化家居产品,也愿意为提升居住体验增加支出,使得家居消费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通知》的出台有助于激发居民的消费潜力,进一步促进内需扩大。从补贴品类来看,《通知》表示,家装厨卫“焕新”以装修材料、卫生洁具、家具照明、智能家居、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五大类为主,各地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居民消费习惯和具体实施条件,自主确定各大类下具体品类。其中,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品类参照《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产品建议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各地可根据当地老年群体实际需求,因地制宜丰富本地区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产品清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确保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以装修合同为依据实施补贴。 记者在商务部发布的《清单》上看到,类别包括地面和门改造、卧室改造、如厕洗浴设备改造、厨房设备改造、物理环境改造、智能辅助产品等六大类25种产品,既包括常规家居产品,比如适老家具、可双向开启的门、坐便器、厨房灶具、自动感应灯具、电源插座及开关等,还包括护理床、防压疮床垫、轮椅、助听器、防走失装置等适老化、智能化用品。 从补贴标准看,《通知》要求,补贴标准应不高于实际销售价格(剔除所有折扣和优惠后的价格)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产品的,应不高于20%;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补贴标准可适度提高,应不高于30%。各地应根据补贴方式自主确定每人每类产品享受补贴件数、单个商品或每套房(每户)最高补贴金额、每人(每户)累计最高补贴金额等限定条件。 推动行业升级 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北京居然之家世纪金源店,消费者王女士正在体验智能厨房设备。“我一直想把厨房升级一下,现在有了以旧换新政策,非常划算。我想把旧的微波炉和电磁炉换了,新的智能微波炉能手机操控,还能根据食材自动设定烹饪程序,智能电磁炉火力调节也特别方便。感觉生活一下子就变得高大上了。”王女士告诉记者。 正在挑选智能门锁的消费者方先生也对记者表示:“旧门锁用了好多年,这次想换个智能门锁,出门不用带钥匙,家里来客人了还能远程开门,方便又安心。而且以旧换新能省不少钱,是个好机会。” 中国家居数字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明占喜对记者表示,此次政策聚焦旧房装修、厨卫局部改造以及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方向,精准定位市场需求。通过各地自主确定补贴品类、标准等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消费者的积极性。例如,过去消费者因担心高昂成本而对旧房厨卫改造望而却步,如今在补贴政策刺激下,会更愿意投入资金进行“焕新”。这不仅能直接带动家装厨卫产品的销售,还将激活整个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材料生产,到中游的产品制造,再到下游的销售与安装服务,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分析师安河对记者表示,消费者对家装家电智能化的需求日益旺盛,《通知》鼓励家装厨卫向智能化“焕新”,将有力推动产业升级。以旧换新不再是简单的产品更替,而是满足消费者对更智能、个性化生活的追求。智能门锁、智能坐便器等智能化产品的普及,不仅提升了家居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要加大在智能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享受到更优质、高效的家居生活体验,实现消费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形成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双轮驱动格局。 不得“先涨价后补贴” 据记者了解,全国多地积极落实家装厨卫以旧换新相关工作。比如,浙江每户补贴限额最高2万元,适老化改造产品目录清单达到70个种类,将集成灶、干衣机等区域特色品类纳入补贴范围,而且不设产品指导价。广东的智能家居补贴品类之多在全国首屈一指,智能家居符合1级能效标准的产品,最高补贴可达2000元/件;适老化产品补贴比例为30%,最高可达1万元/人。 数据显示,2024年家装焕新活动带动约1200亿元消费规模,2025年政策覆盖更广、流程更简便,有望带来更可观的消费增长。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杜绝资金漏洞,构建严密监管体系,确保补贴精准落到实处,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知》对优化补贴流程、加强资金监管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一视同仁支持线上、线下经营主体,以及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册地、不同规模经营主体参与家装厨卫“焕新”。 在强化全流程监管方面,《通知》进行了细化,要求通过多方数据比对等数字化手段,严防虚假交易、重复申领、骗补套补等行为,及时通报发现问题和处理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骗取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等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查处。 各地还要强化参与补贴商品管理,参与补贴活动的经营主体实施产品销售价格公开承诺。对发现存在不履行价格承诺、“先涨价后补贴”等价格违法行为,以及套取补贴资金的经营主体,要第一时间取消其参与活动资格,并追缴国家补贴资金。以装修合同为依据实施补贴的地区,要制定风险防范应对预案,强化核验核查,确保装修合同、项目内容等的真实性,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