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人身险预定利率或步入2%时代 消费者是否该出手投保
 
2025-07-25 09:43:05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聂国春)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此次LPR公布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召开季度例会。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或将进一步下调。

在此之前,一则保险产品“降息”的消息已在保险中介圈传播开来。如此一来,人身险预定利率是否会下调,调降的力度有多大?消费者又是否该出手投保?《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利率下调箭在弦上

预定利率是指保险公司在给寿险产品定价时,对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进行预测后,假设保单每年的收益率。目前,普通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为2.5%,分红险的预定利率上限为2%、万能险的预定利率上限为1.5%。

今年1月,监管部门下发《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规定,人身险预定利率要与5年期以上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挂钩,并结合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要定期组织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召开会议,每季度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如果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高于预定利率研究值25个基点及以上,需要下调预定利率,预定利率最高值取0.25%的整倍数。

在启动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今年1月、4月分别给出了两个季度的研究值:2.34%和2.13%。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在预定利率研究值锚定的三个市场化利率中,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降较快,从去年年底的2%左右跌至当前的1.7%左右,近期5年期以上LPR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迎来进一步下调,且市场预期未来几个月内这一趋势难以逆转。基于此,7月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大概率会和2.13%基本持平或者进一步下跌。

中泰证券的研报估算,今年二季度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01%,较前值2.13%下降12个基点。这意味着,目前2.5%的上限比预定利率研究值连续两个季度高于25个基点,触发了动态调整机制。

在周瑾看来,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当前的2.5%下调到2.25%的可能性较大。北京某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如果最新发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跌至2%以下,或者只略高于2%,监管部门将很有可能直接将预定利率上限调整为“不超过2%”。

产品切换进入窗口期

上述保险公司人士称,预定利率下调,保险公司的负债端压力会大幅减轻,但是行业大概率会经历一小波产品停售潮。随着产品价格上涨、收益下降,后续产品的销售可能会更加困难,预计普通型产品将缺乏吸引力,险企将纷纷备战收益浮动型的分红险。

根据规定,预定利率下调后,保险公司2个月内要做好新旧产品切换。记者了解到,部分保险公司已提前行动,率先调整产品预定利率。今年6月,同方全球人寿将旗下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从2%下调至1.5%,成为行业调整的先行者。中意人寿、恒安标准人寿、阳光人寿等保险公司也推出了1.5%的预定利率的分红型产品。此外,中英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等公司近期相继停售部分高预定利率产品,为新产品上线做准备。

在低利率环境下,主流保险公司正积极向分红险浮动利率型产品转型。中国人保在6月下旬举行的股东大会上介绍,人保寿险的个险渠道、银保渠道已制定分红险相应方案。人保寿险6月底在售的分红险产品有5款,还有14款产品正在准备,“预计三季度起,人保寿险会逐步加大分红险的销售份额,与同业保持一致”。多家人身险公司也纷纷表示,会在9月前后对预定利率进行换挡,产品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传统险比例将降低,分红险和保障型产品比例将提高。

投保要因人而异

根据记者调查,利率切换后,主流传统固收储蓄险预定利率将由2.5%降至2%,主流分红险保底利率将由2%降至1.5%,万能账户利率也会下降,同等条件下的重疾险等保障型产品价格或上涨。

资深保险精算师徐昱琛分析指出,对消费者来说,预定利率降低后,保障型产品(比如重疾险)价格会越高,储蓄型产品(如年金、增额寿险等)收益性会更低,因此若有购买保障或长期理财需求的话,建议尽快投保。但需要注意的是,保险是长期服务而非短期行为,购买前务必选好产品,最好向保险专业人士咨询后再做决定。

记者注意到,一些销售人员正以此为契机推销产品。有销售人员称,“当前保底利率2%的产品可能随时会被下架,若想锁定更高收益,建议尽早投保。”

保险精算师周县华认为,低利率时代下,消费者选择保险产品的评估体系也要发生变化,要从看产品收益转向观察保险公司的长期经营能力。这是因为“低保证收益+浮动收益”的产品结构,十分考验公司的长期经营能力。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聂国春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江苏盐城:靶向破解 “三量” 难题 让...
·人身险预定利率或步入2%时代 消费者是...
·价格战影响持续深入 6月二手车保值率整...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想退...
·今天起,杭州两城区发放消费券!涉及餐饮...
·让游客放心消费 领同行增收致富 姚明珠...
·年轻人正步入“万物皆可租”时代
·人宠共赴户外成常态 “功能+情感”成为...
·电瓶车也玩“无人驾驶”?杭州多家电动车...
·协商一致退未开课的编程课 四个月退款还...
·从解暑佳品到百搭元素 今夏绿豆元素产品...
·上周鸡蛋批发价略涨
·杭州海关持续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联想算力新品赋能杭州,共筑数字经济新高...
·“驱蚊产品”海外搜索量涨超200%海关...
·全市首单 海外知识产权险理赔落袋
·用猪血浆、鸭肠粉将冻鸭肠调制成鲜鸭肠?...
·买房人,这些规定与你息息相关
·AI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上半年品类...
·福建:多举措开展假劣肉制品整治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陕西榆林:优化服务强监管...
·河南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优化监管服务
·江苏:高铁载礼 撬动消费
·这道消暑美食 你试过空气炸锅炸着吃吗?...
·“浙BA”杭州赛区破圈
·从精致海胆宴到深夜居酒屋 杭州日料里竟...
·老字号“一键升级” 全省首张“个转企”...
·桐庐发出杭州市首张个体户“一照多址”
·约8分钟车程直达高铁、高速出入口 房产...
·豪车税起征点降至90万元 车企火速“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