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冷饮食品消费提示
 
2025-07-09 09:30:21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冷饮食品进入消费旺季。7月8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冷饮食品消费提示。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购买冷饮食品时,要注意严把资质、包装、成分、品类“四关”。应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的商超、便利店或品牌连锁店,尽量避免在无证流动摊贩或卫生条件差的店铺购买冷饮食品,此类场所的冷藏设备可能无法保障食品低温储存要求,易滋生细菌;仔细核对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并仔细观察包装完整性,若发现包装破损、漏气、变形或冰晶结块(可能因反复冻融导致),此类产品可能已受微生物污染或氧化变质,应避免购买;冷饮食品中常见的合成色素(如诱惑红、亮蓝)和甜味剂(如甜蜜素)虽然可以增加产品的观感和口感,但是若食用过量,很容易引发过敏或代谢负担,尽量选择成分简单、添加剂少的冷饮食品,避免选购颜色过于鲜艳的产品;慎购散装冷饮食品(如无包装冰淇淋、鲜榨果汁),建议以预包装产品为优选。

在家庭储存方面,冷饮食品购买后应尽快放入冰箱冷冻室(-18℃以下)或冷藏室(0—4℃),避免在室温下暴露超过30分钟。储存时应注意与其他生鲜食品(如肉类、海鲜)分开,防止交叉污染。自制饮品食品(如绿豆汤、酸梅汤)时,须确保原料新鲜,避免使用发芽土豆、变质水果等高风险食材。加工工具(如榨汁机、模具)使用前后须彻底消毒,避免微生物残留。在外面购买现制冷饮食品(如奶茶、冰沙)时,可观察操作台卫生状况,优先选择量化分级标识为“A级”的餐饮单位。若发现店员未戴手套、设备污渍明显,应谨慎购买。

消费者在空腹或餐后立即饮用冷饮容易刺激胃黏膜,引发胃肠痉挛或消化不良,建议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内饮用冷饮。在剧烈运动后,因身体会大量出汗和血管扩张,立即饮用冷饮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建议先补充常温淡盐水,待身体体温恢复后再适量饮用冷饮消暑。冷饮食品含糖量普遍较高,过量摄入容易引发肥胖、龋齿等问题。建议每日冷饮食品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升,儿童、老人及糖尿病患者需进一步酌情减量。儿童肠道功能较弱,过量食用冷饮食品易引发腹泻;孕妇需警惕部分冷饮中的咖啡因对胎儿的影响;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高盐冷饮食品(如咸味冰棒);痛风患者需慎选含果糖的饮品。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提醒,许多冷饮食品相关餐饮具(如冰杯、吸管)因为消毒不彻底而导致可能存在大肠菌群超标等问题。消费者如发现冷饮食品有异味、异物,应立即停止食用。部分商家为延长保质期或提升口感,可能违规添加防腐剂(如山梨酸)、甜味剂,如果长期摄入此类食品,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若购买的冷饮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可保留购物凭证,拨打12315投诉。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张文章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鼓励车企间充电网络互联互通 加强大功率...
·莫让“先用后付”套路未成年人
·上海市消保委上半年受理投诉150113...
·天津文旅商圈满意度调查活动启动
·浙江桐庐:“阳光厨房”让外卖后厨更透亮...
·北京房山大石窝:三方实时通话调解 快速...
·厦门:规范价格行为 为旅游市场“排雷”...
·构建诚信体系 推动二手车市场信息更透明...
·北京出台直播带货合同示范文本 规范平台...
·商保药品目录要来了!健康险或迎来“私人...
·上半年湖南省消保委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显...
·短剧叙事被嵌入游戏框架 “反捞女” 游...
·冲锋衣、“脸基尼”企业做防晒霜?户外服...
·将血糖仪“玩”成控糖减肥神器 年轻人向...
·2025年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明天开...
·9000万订单背后的“质价比”突围战
·高温影响 上周杭州部分叶菜批发价上涨
·打造跨境贸易新高地 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
·西湖区打造全国领先AI产业高地
·上城彭埠点燃招商消费“双响炮”
·一块南酸枣糕撑起IPO梦 齐云山食品敲...
·为让消费者品尝那一口“鲜”
·上半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800多万辆
·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团体标准来了!商...
·“变种”电子烟网络售卖 专家建议压实电...
·旅游列车加密开行 激活文旅消费潜能
·旅游旺季,“飞”起来看风景成热潮
·江岸赋能!之江如何重塑杭州拥江发展新格...
·芬芳“夜经济”一路繁花燃动消费热力 定...
·业内预计:6月份CPI同比或小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