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目前我国二手车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政策、市场双重因素驱动下,二手车交易规模逼近2000万辆大关,其发展逻辑正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7月3日,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的2025全国二手车大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肖政三表示,虽然二手车已成为拉动车市和促进汽车消费的关键力量,但在体量规模和增长活力等方面仍然面临着挑战。 事实上,从最早散落在各地的个体经营模式,到如今专业服务平台逐渐成为行业发展主力军,二手车交易模式的升级并未改变人们对这一市场的认知。篡改里程数据、以次充好、隐瞒事故记录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二手车行业的形象。诚信,依然是二手车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场内生动力不足 目前,国内车市正在加速重构。伴随新车市场增速逐渐放缓,二手车市场将承担起拉动汽车销售、盘活市场存量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如何让更多消费者关注二手车、激活市场的内生动力十分重要。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保有量持续增长。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53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8%,已连续16年蝉联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按照汽车市场发展规律,当汽车保有量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二手车消费占比将超越新车消费,成为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不过,截至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仍然未摆脱新车占据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二手车交易量达791.26万辆,同比增长0.62%,而同期新车销量超1274万辆,同比增长10.9%。虽然二手车市场实现正增长,但这并非处于“朝阳期”的二手车市场应有的表现,也远低于全球汽车发达市场。 进入6月,这一数据仍未有好转势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二手车周度快报显示,6月9日至6月15日,二手车日均交易量为6.46万辆,同比下降1.8%。其中,临沂、南通、济南二手车市场交易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环比降幅分别为20%、12.8%和9.8%。 究其原因,离不开消费信心的影响。二手车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如何打造,这一问题的答案事关二手车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 构建诚信价值链条 一车一况、一车一价是二手车有别于新车市场的最大特征。这意味着,即便是同一时期生产的同款车型,在二手车市场也可能因为车况不同导致在残值方面有明显区别。 源于这一特性,如果没有准确的车辆检测信息作为参考,消费者很难分辨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这样的市场现状不仅给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也可能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带来损害。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汽车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指出,二手车交易中主要存在隐瞒车辆真实信息、价格乱象丛生等问题。其中,在隐瞒车辆真实信息方面,存在隐瞒车辆瑕疵信息,如掩盖车辆剐蹭痕迹或隐瞒车辆维修记录、事故记录、泡水信息等;修改调低车辆行驶里程,如消费者购买时表盘显示车辆为低里程数,但购买后检测发现车辆实际行驶里程数远高于表盘显示里程数等问题。 肖政三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二手车行业诚信体系有待完善,部分经营者存在隐瞒车况、虚假宣传等失信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二手车行业的整体形象。 近期正准备购买二手车的消费者王博表示:“购买二手车,我最担心车辆实际状况和商家介绍情况不符,这也是我一直犹豫不决的原因。” 不过,面对着潜力巨大的二手车市场,很多二手车从业者决心对存在已久的老大难问题“宣战”。记者注意到,有些二手车交易提供服务商尝试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加快构建满足消费信用需求的有效交易闭环,解决二手车行业中车况不透明的问题,推动车源、车况真实一致,信息透明可查,并帮助车商或消费者在二手车交易中对车辆价值作出正确判断。部分二手车检测公司对车况的评级进行了更详细的定义,将车辆事故情况分为了多个等级,并对车辆车况进行评分,通过标准化的流程体系破解二手车市场长期“非标”现象,还原车辆的真实车况。 此外,对于消费市场普遍期待的买二手车能有买新车的体验,部分车企已经明确将加大相关业务的投入力度。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强在2025全国二手车大会上介绍称:“我们开通了400家多元化认证二手车经销商,推出官方133项检测认证,所有官方认证销售的二手车产品都有厂家质保和延保措施,努力营造更诚信的二手车行业新生态。” 数字赋能提升透明度 “从技术维度看,我们必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二手车交易信息透明度,最大程度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顾虑。”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涛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以数字技术赋能二手车市场已成为汽车流通领域发展的必修课。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汽车维修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汽车维修行业转型升级,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形成动态的行业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首批倡议方,电子政务云计算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多部门的联合推动下,配合建设了一系列汽车后市场大数据工程。 其中,全国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合法合规、真实可靠地采集车辆维修记录,为每一辆车建立一车一档的电子健康档案。这份健康档案以车辆识别码作为身份标识,建立了从购置到报废全过程的电子维修记录。系统对接各个主机厂、4S店等地方平台维保数据,并对接各类维修门店数据,使此前难以查询的车况重要信息“浮出水面”。 与此同时,针对车况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多家二手车交易平台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对车辆维修保养、出险、新能源电池报告以及检测报告等关键数据进行整合,生成一份车况报告提供给消费者。消费者可以一目了然地对二手车进行评估,显著解决了车况不透明的问题。 系列措施传递出二手车行业求新求变的积极信号。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田甜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车况信息透明化是二手车商诚信经营的关键所在,若要摆脱诚信不足的问题,二手车从业者要主动用好前沿技术,建立起诚信的“护城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