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金融监管总局:远离职业背债陷阱
 
2025-07-25 09:40:29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近期,社会上出现以“快速致富”“无须偿还债务”为诱饵的职业背债骗局,部分消费者因轻信此类虚假宣传而陷入困境。7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指出职业背债存在三大风险,提醒消费者远离职业背债陷阱。

据介绍,职业背债陷阱主要有以下套路:第一,虚假宣传引诱,以“无须还款即可获得高额回报”“只需贡献自己征信”“短时间轻松获得高额酬劳”“不用本人偿还债务”等话术为诱饵,吸引目标人群;第二,伪造材料骗贷,制作虚假职业证明、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资料,将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人包装成“优质客户”,骗取银行贷款;第三,抽取高额分成,获取银行贷款后,不法分子抽取高额分成,将相关债务和风险全部转嫁给背债人承担。

金融监管总局指出,一旦成为职业背债人,将面临诸多风险隐患。一是承担高额债务。背债人作为借款人,须依法偿还全部本金及利息,逾期未偿还将面临催收、罚息,甚至被起诉。从实际案例看,背债人到手的背债费只是贷款金额的一部分,大量资金被不良中介和不法人员瓜分,而背债人却要背负远超自身所得的债务。二是个人信用受损。一旦背债人无力偿还贷款,个人征信将留下不良记录,影响未来获取正规金融服务,甚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出行、就业等正常生活将受到限制。三是法律风险极高。协助伪造资料骗取金融机构资金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非法集资、骗取贷款、洗钱等刑事犯罪,沦为不法分子的共犯,面临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

金融监管总局提示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切记任何承诺以个人名义贷款却声称“不用你还”的话术都是骗局。面对职业背债这类看似轻松赚钱的“好事”,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铤而走险、贪小失大。同时,要珍惜个人信用,合理规划收支,按时偿还各类债务,不随意为他人担保,不参与任何形式的骗贷或信用卡套现。发现信用记录异常,及时联系金融机构核实处理。在面临资金需求时,警惕非法中介虚假宣传,务必选择正规、可靠的渠道办理业务。同时,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轻易将个人证件原件交由他人“代办”业务,避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据了解,目前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正在联合开展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依法严打骗取贷款、贷款诈骗等犯罪活动。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如发现有人兜售背债赚钱门路,或身边有类似伪造材料、骗取贷款行为的,一定要坚决拒绝,并及时向金融监管部门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一旦不慎卷入骗局,要第一时间收集证据,寻求法律帮助,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聂国春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今天起,杭州两城区发放消费券!涉及餐饮...
·让游客放心消费 领同行增收致富 姚明珠...
·年轻人正步入“万物皆可租”时代
·人宠共赴户外成常态 “功能+情感”成为...
·电瓶车也玩“无人驾驶”?杭州多家电动车...
·协商一致退未开课的编程课 四个月退款还...
·从解暑佳品到百搭元素 今夏绿豆元素产品...
·上周鸡蛋批发价略涨
·杭州海关持续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联想算力新品赋能杭州,共筑数字经济新高...
·“驱蚊产品”海外搜索量涨超200%海关...
·全市首单 海外知识产权险理赔落袋
·用猪血浆、鸭肠粉将冻鸭肠调制成鲜鸭肠?...
·买房人,这些规定与你息息相关
·AI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上半年品类...
·福建:多举措开展假劣肉制品整治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陕西榆林:优化服务强监管...
·河南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优化监管服务
·江苏:高铁载礼 撬动消费
·这道消暑美食 你试过空气炸锅炸着吃吗?...
·“浙BA”杭州赛区破圈
·从精致海胆宴到深夜居酒屋 杭州日料里竟...
·老字号“一键升级” 全省首张“个转企”...
·桐庐发出杭州市首张个体户“一照多址”
·约8分钟车程直达高铁、高速出入口 房产...
·豪车税起征点降至90万元 车企火速“兜...
·一场演唱会撬动一座城 照亮千亿级产业链...
·杭州第六届优质鲜桃推选活动举行 10大...
·8月杭州买房怎么选?新盘速览来了 最吸...
·多部影片提档上映,打响暑期档下半场“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