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文郁)7月4日上午,在蒙蒙细雨中,“蒲河1号”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廊道地坤湖公园起降场腾空而起,经过近5分钟飞行后成功降落。此次试飞活动由沈北新区联合沈阳市航产集团举行,无人机各项飞行数据指标正常,标志着沈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建设再进一步。试飞过程中,无人机传回的蒲河廊道鸟瞰画面,展现了低空观光的独特魅力,为文旅消费开辟了新场景。 无人机足球赛:科技+体育的新玩法 上午9时,距离试飞活动开始还有半小时,家住地坤湖公园附近的居民王洋带着10岁的儿子,来到地处公园内的沈北低空文化园。王洋对记者说,孩子喜欢无人机,听说当天有试飞活动就领他来看看,培养孩子对参加无人机活动的兴趣,孩子非常高兴。 沈北低空文化园一隅,一场别开生面的“空中足球赛”正在上演。小男孩的目光很快被这场无人机足球对抗赛吸引。玩家操控遥控器,小巧的无人机化身“足球”展开激烈攻防。这项融合科技与体育的无人机足球运动,打破了传统运动的平面局限,让孩子们从“地面飞车”跃升至“空中博弈”,充满新奇与趣味。 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年来,沈北新区依托蒲河生态廊道,精心打造了无人机物流、研学、全场景体验等10余个低空应用场景。沈北低空文化园以无人机竞赛和娱乐为特色,集生态景观与科技体验于一体,成为低空经济的“试验田”。 据北低空文化园负责人、辽宁御风低空旅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立志赵立志介绍,这里不仅举办无人机足球赛,还设有装调物流搬运赛、空中格斗赛、个人射击赛等操控类竞赛,以及蜂群舞蹈编程赛、创意图形编程赛等编程类赛事,更有模拟飞行挑战赛等虚拟类项目。 “门槛低、上手快,一个球形保护罩就能让初学者安全体验操控无人机飞行的乐趣,组织学生赛后得到反馈,操控无人机比在家玩电子游戏更具挑战性,更能感受到飞行带来的速度与激情。”赵立志说。更令人欣喜的是,无人机竞技正以“玩中学”的创新模式悄然改变青少年教育模式——孩子们通过比赛激发学习兴趣,让空气动力学、计算机编程等专业知识,从“枯燥课本”变为“制胜法宝”。 eVTOL观光:科技赋能文旅新体验 低空经济是以在相对垂直高度内的空域为依托,以低空智联网技术、无人驾驶飞行等为牵引的综合性新兴产业。此次试飞的EH216—S型无人驾驶载人eVTOL,是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航智能公司)的明星产品,具有集群管理、无人驾驶、垂直起降、电力驱动等特点,仅需15米直径起降空间,即可灵活部署于蒲河沿线,为游客提供“空中看沈北”的低空观光体验。 “没想到,无人机还可以载人飞行,和原来想象中的大不一样,以后从空中俯瞰沈北,景色肯定会更美。”同样带孩子观看试飞的市民周禹池向记者感叹道。 亿航智能公司副总裁贺天星表示,蒲河廊道沿线生态与文旅资源丰富,亿航智能公司技术创新运用能力强,沈北新区发展低空旅游观光是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今后,将在沈北新区等区域持续拓展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多元低空应用场景。 场景拓展:无人机撬动400亿元大市场 无人机在物流运输、城市管理、旅游娱乐等领域开展商业化探索,低空应用场景日趋丰富。eVTOL凭借成本低、噪音小、更环保等优势,在城市观光领域具备高渗透潜力,因此,城市观光也成为eVTOL的主要落地场景。记者从试飞活动现场了解到,据测算,我国潜在eVTOL低空旅游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 沈北新区工信局(数据局)局长夏翌表示,使用无人驾驶载人eVTOL开展低空旅游观光场景应用试飞成功,是沈北新区落实沈阳低空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未来,沈北新区将深化产业协同、优化政策供给、拓展场景应用,将低空经济打造成沈北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助力沈阳成为全国低空产业标杆城市。 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副会长、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黄涛认为,低空飞行应用连接着高端科技创新,拓展无人机在低空场景中的应用和飞行器技术升级,两者间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无人机在海洋监测、农业植保等领域的标准化应用,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就是例证。”黄涛对记者说,包括空中造型表演、商业庆典、旅游观光等活动中出现应用无人机场景,促进了升级飞行器技术服务市场需求,又为更多新场景应用无人机提供了技术支撑。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促成市场应用价格的下降,将带动无人机在更多低空新场景中得到普及使用。 |